無懼社會怎變,36歲的Erica跟丈夫始終覺得家庭有子女才完整。她有弟妹扶持成長,共同照顧雙親,更要為女兒添弟妹,「兄弟姊妹係lifelong(終身),而朋友都係come and go(來來去去)講求緣份,不過兄弟姊妹感情好係一世」。時勢崩壞,她敢於三年抱兩,長女才兩歲五個月大,兩個月大的幼女在疫情肆虐下誕生。她同樣從沒想過移民,教養應免於恐懼,認清今日香港新常態,重新思考怎與女兒同行,承擔保護下一代的責任。
「由你準備生育一刻,好難講自己已經準備好一切,孩子就喺完美環境長大!」就算沒有社運與疫情,Erica指育兒是終身學習,每刻也在訓練應變,長女睿善兩歲五個月大,她還為幼稚園籌謀之際,兩個月大的幼女樂善在疫情肆虐下誕生。看着長女外出時已很警覺嚷着要戴口罩,Erica慨嘆這代幼兒將來的集體回憶或許連學校、同學也印象模糊,惟有盡量在清早時段帶女兒到公園玩,令她如常生活,「已經返唔到以前,都冇辦法,惟有向前行,佢哋都已經出世,唔通塞返入肚?」
經營婚紗店的Erica,與丈夫正處事業搏殺期,從沒想過為下一代移民「連根拔起」,「你可能覺得我自私,不過一個家庭唔只有小朋友,仲有爺爺嫲嫲,父母嘅事業都重要,唔通只有移民一條路,先可以畀到小朋友好生活?我覺得移民唔適合自己家庭」。
Erica昔日在理大主修繙譯,是學生報編委之一,「換轉係我,我都一樣會咁樣做(抗爭)……𠵱家我當然冇走喺最前,不過對年輕人有歉疚,係我哋冇能力保護到佢哋」。命運使然,若女兒長大參與社運,她肯定的說將亦步亦趨:「如果佢行得前,我惟有陪佢再行前—每個父母一定恐懼子女受傷,我嘅能力係盡量喺旁邊保護她,不論學識或自身安全都係。」
至於教育方針, 她強調要教女兒正直善良,訓練獨立思考能力不因政治環境變更有異:「唔通政府咁樣,你教女做個龜縮嘅人?我希望佢(做人)對得住天地良心,唔好做壞事,但又要保護自己……真係好難,𠵱家都諗唔到,做正直嘅人,但又唔會被拉,太深喇……惟有見步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