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細雨春寒料峭 - 鄧達智

微風細雨春寒料峭 - 鄧達智

無獨有偶,好些朋友在不同社交平台都Post應景煙雨濛濛初春一片灰色的照片;真是錯在天氣。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形容初春寒冷,或時凍入心扉!

香港的初春最能解釋「春寒料峭」,乍暖還寒。

北方所謂初春仍在下雪,根本不算春天。亞熱帶南方我們的春天氣溫古靈精怪,農曆新年那幾天陽光普照,中午時分幾乎天天超過20℃,年花被催谷,燦爛應節。

過了年十五元宵,北風卻南下,氣溫驟降與蓄勢待發回南的東風撞個正着,帶來連場大雨,舒緩幾乎整個冬天萬里無雲陽光普照,勝似地中海夏天不正常的乾爽。接着煙雨濛濛霧鎖香江。過去至怕濕漉漉的嶺南春天,乾燥過久簡直歡迎光臨。我的一些原籍山西及陝北曾經在廣州及深圳生活過的朋友,對南方的初春這樣形容:洗過的衣服,前夜脫下的鞋襪,隔了一天猶似從未乾爽過。晨早起床後,離開了一天的枕頭棉被永遠蘊藏着一抹濕氣,身體再次鑽進的被窩猶如一卷即將或已經發霉有機物體。

《周末畫報》將其中一位調到北京編輯部,當我們害怕北方冬天的暖氣設施在七天之內將手背甚至手指的皮膚「烤」至衰老了十年;朋友卻甘之如飴,發誓不再回到濕漉漉的南方長駐。

好長一段時間,將「春寒料峭」誤認「春寒抖峭」,熟我者習以為常,不單止文字,各式生活細節曱甴木蝨見慣不怪。跟同伴沒約法三章規定的生活模式:一半共享,一半自立;這樣好,不然一週七天同住準會將他氣死。早成常規獨自面對生活,Solitude一詞慣用,包括錯漏百出的愛屋及烏;旁人挑剔,沒法子,我有我方式。

不在一起時的溝通很簡單,也非寅時卯時不斷通電話發WhatsApp,共通卻是坐下專注工作,三、五、七個小時;況逢幾朵花新,偶爾一首好歌,發過去,表示關注如此而已。這段日子發完再發都是青山版本《微風細雨》,是電影《叔叔》影響?

青山將《微風細雨》淡淡定定演繹,將兩個長者麻甩佬的愛情編織成永恆定性;也暗放一半漸次冷卻,另一半卻仍然浪漫充滿希望的愛意凝結;聚精會神的過來人心水至清: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選擇的路不多,能蒸發至共坐看雲起已很了不起,一些話無需說得太盡,點到即止。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