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行急減磅 售貝沙灣後再賣海怡 羅沙證券連掟4伙套逾億

外資行急減磅 售貝沙灣後再賣海怡 
羅沙證券連掟4伙套逾億

【本報訊】港區國安法實施後,不少外資機構撤離香港。除日本最大網上券商思佰益(SBI)決定撤出香港外,亦有外資證券商去年開始頻頻沽出物業。在港先後持有逾40個物業的羅沙證券或相關人士,繼去年沽出貝沙灣後,新近再賣出海怡半島,不足一年沽貨套現逾1億元。

疫情打亂全球經濟外,本港政局氣氛亦急速轉變,前景未見明朗下,部份持有重貨投資者先行減磅。消息指出,鴨脷洲海怡半島17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888方呎,屬三房單位,設有士多房,據悉,原業主曾開價1,900萬元放售物業,見準買家洽購,減價100萬元,最終以1,80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20,270元。上述單位鄰近港鐵站,同時望海景,網上銀行對單位估值1,785萬元,是次造價接近估值。

貝沙灣劈45%仍大賺

按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上述單位1994年以718萬元購入,原業主登記為DA ROSA JOSE AUGUSTO MARIA,料為羅沙證券或相關人士,是次沽售單位,持貨27年,賬面賺1,082萬元。本月海怡半島已錄約10宗買賣。

據了解,該家族成員部份人持葡萄牙護照,在港先後持有逾40個單位,主要分佈港島區,包括跑馬地雲地利台、筲箕灣香島、鴨脷洲南灣、深灣軒、紅磡黃埔花園;近年新盤則有啟德嘉匯等;持貨量較多為深灣軒,先後持有10伙。

至於薄扶林貝沙灣則先後持有6伙,亦開始減磅。半年前,貝沙灣6座高層B室,實用面積1,213方呎,屬三房單位,望海景,該外資證券家族成員原叫價6,000萬元放賣,其後大劈價2,710萬元,至3,290萬元沽出單位,劈價達45%,實用呎價27,123元;雖然大減價,惟賬面仍賺1,610萬元。去年以來,該證券家族人士至少沽出4項物業,包括海怡半島、貝沙灣及西半山殷然,共套現逾1億元。

嘉亨灣誕3,180萬樓王

本月「日日有成交」的西灣河嘉亨灣,首8天已錄得8宗成交,並誕下新樓王。位於3座極高層B室,實用面積1,129方呎,三房間隔,由於單位層數極高,享有開揚海景,因此屬樓王一類。業主原叫價3,400萬元,剛減至3,180萬元沽出,呎價28,167元,樓價料創屋苑分層戶歷史新高。區內代理指,業主是一名醫生,透過公司持有物業,2009年3月以1,708萬元入市,持貨12年賬面獲利1,472萬元,升值近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