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鬥激烈 外受制裁 大疆北美減1/3人手 無人機市場恐失壟斷

內鬥激烈 外受制裁 
大疆北美減1/3人手 無人機市場恐失壟斷

中美貿易戰以來,中興、華為、字節跳動(抖音母公司)等企業遭華府點名制裁,不是身陷泥沼就壯士斷臂。全球最大無人機製造商大疆(DJI)憑幾乎壟斷全球無人機市場地位,仍能頂住美國禁令生存。如今大疆北美分部裁減三分之一員工,部份人更轉投競爭對手,大疆前高層向外媒稱:「(離職潮)原因是內部權鬥。」

總部設於深圳的大疆,在全球無人機消費市場佔有率超過70%,無人機諮詢公司Drone Analyst估計,大疆於北美市佔率更高達90%,工業市場也超過70%。

■大疆無人機在全球獨佔鰲頭。 互聯網

研發部多名要員跳槽

然而,路透社訪問多名現職及離職員工,大疆在北美區原有約200多名員工,過去數月已有約三分之一離職或被裁退。今年2月,大疆美國研發主管離職,大疆也解僱加州帕洛阿爾托的美國研究中心餘下10多名研發人員。

多名知情者透露,部份關鍵管理人員離開,甚至加入競爭對手,或動搖已遭美國政府限制的大疆原有之霸主地位。大疆在聲明中承認削減帕洛阿爾托的員工數量,以反映公司「不斷變化的需求」,強調仍致力服務北美市場。報道引述消息人士及競爭者指,大疆以其品牌影響力、技術、製造和銷售能力,相信短期內不會失去美國及全球非軍用無人機市場一哥位置。

不過,另有三名大疆前高管和兩名競爭對手稱,去年12月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名單」,同時關閉加州的研發業務,可能影響大疆北美的發展。大疆駐美國的公共安全負責人杜爾奇(Romeo Durscher)最近辭職:「離開這個遙遙領先於其他公司的市場領先者並不是個容易做出的決定,但內部鬥爭分散人們對真正目標的注意力。到了2020年,情況變得更糟,大疆失去了很多人才。」

Durscher離開前,大疆在北美還有多名高管離開,包括業務發展總監Cynthia Huang,她也加入瑞士的初創無人機公司Auterion。Cynthia受訪時也提到,過去一年大疆裁員讓她決定離開。Drone Analyst指出,美國禁令可能會影響大疆的移動應用、網絡服務器,部份電池和成像產品。

買家憂美更嚴厲限制

Drone Analyst稱,儘管美國政府在大疆業務中所佔比例相對較小,但美國禁令可能會產生「寒蟬效應」,令其他買家擔心美國政府未來會採取更嚴厲限制。根據美國巴德學院去年統計,美國50個州的政府部門均在使用無人機,其中90%由大疆製造,美軍曾是大疆常客。美國去年的《國防授權法案》中,禁止政府部門使用或採購中國製的無人機,以防止數據「送中」,大疆去年底更被列入貿易黑名單。

路透社

■總部設在深圳的大疆在全球均有業務。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