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誠廢物是怎樣煉成的?(林海)

忠誠廢物是怎樣煉成的?(林海)

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正在北京召開,當中討論涉及香港政治的議題備受港人關注。中共似乎鐵了心要繞過《基本法》規定的政制改革程序,架空特區政府法定的本地立法主動權,由黨國最高層直接為香港「政改」立法,只是最終方案細節仍未正式公佈而已。而觀乎坊間流傳的消息,已被埋進歷史垃圾堆的立法會選委會議席得以「重見天日」且大幅增加、直選議席比重急降且受制於選委會提名、區議員席位從選委會消失等,所透露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就是中共要對香港選舉結果有絕對的控制權,要令像「35+」這種在原制度就難度極高的想像,在新制度之下變得連想都不敢想。

對民主派47人的莫須有濫告、夏寶龍的「愛國者治港」新定義、中共越俎代庖的違法「政改」,一連串行動顯示的是中共要對香港反對陣營作全方位肅清,然而中共對香港管治力量的重構卻絕不止針對民主陣營。中共「護法」、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田飛龍上周便撰文,稱未來香港即使推行新選舉制度,北京也不會要「橡皮圖章或忠誠的廢物」,而必須是「賢能的愛國者」;他雖沒點名,劍指香港建制派乃至特區官員的意涵仍是彰彰明甚。在北京的香港重構藍圖中,整頓建制陣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份,畢竟香港政局發展至今,他們的無能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極權式絕對服從必致蠢行

何謂「忠誠的廢物」?田護法沒有明言,不過近日特區政府的連番抗疫操作就可說是為這五個字提供了上佳的例子。簡單的一個疫苗接種計劃,政府本來按科學角度行事即可,然而在「忠誠」的林鄭操作下,卻每每扯上政治,結果弄巧成拙。她先是為了向黨國獻媚,確保有一定數量的市民接種不被廣泛信任的國產科興疫苗,拒絕讓市民自選接種何種疫苗,結果反令市民對疫苗更不信任,直至同為特區的澳門宣佈讓市民自選疫苗才轉軚。後來,當科興疫苗到港,即使廠方表明暫不建議60歲以上長者及長期病患接種,63歲的林鄭卻無視醫學指引,帶領一眾年逾六旬的建制要人身先士卒上演一場「謝黨恩接種騷」,又自作聰明地不對接種者設限,甚至讓長者優先接種,結果至今出現三宗接種後死亡個案。且不說三人是否因疫苗致死,林鄭的「忠誠」,最終令港人對國產疫苗乃至內地產生進一步的不信任,對改善港人與中港政府的關係毫無幫助,這不是廢物又是甚麼?

奇怪的是,林鄭雖有明顯的性格缺憾,但作為英殖培育出來的資深政務官,總也識字吧?何以對簡單的醫學指引視而不見,連基本的「按章工作」也做不到?是甚麼令一個「考第一」的港大精英變成廢物?關鍵在於「忠誠」,這並不是說一個人的性格忠誠會使他愚笨,而是當一個極權體制以「忠誠」之名強令所有人對領袖絕對服從時,蠢行必會發生;一者絕對服從不容個人思考和異議,二者極權領袖本身就會犯錯,而絕對服從的執行者不但不會提點,更會放大這些蠢行。

二戰初期,納粹德軍橫掃歐陸無敵手,古德里安、隆美爾、曼施坦因等德國將領皆因其傑出的指揮能力令盟軍甚為忌憚,而缺乏軍事能力的希特勒則因信任這些專才而登上個人權力頂峯,將大半個歐洲踩在腳下。然而極權體制使然,有功必歸「偉大領袖」,有錯必是「執行不當」;在戰局逆轉之時,不知兵的希特勒與這些沙場老將就戰爭決策的分歧越演越烈,這些將領出於對德國忠誠而作出的勸諫被視為不服從,為了挽救敗局而違抗希特勒命令更是犯罪。漸漸地,在希特勒的「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有能力的德軍將領要麼放棄個人思考而變成絕對服從領袖的執行者,要麼就被那些絕對服從者取代,被投閒置散甚至受罰,納粹德國敗亡的結局也就變得不可避免。

在極權絕對服從的要求下,體制內的精英、專才最終要麼變成「忠誠的廢物」,要麼被「忠誠的廢物」取代,昔日的納粹德國如是,今天的香港也如是。林鄭及一眾受過高等教育的港府官員、政商精英,便是這樣一步步在極權體制下化身「忠誠的廢物」。田飛龍的又要「忠誠」又要「賢能」,分明是極權體制下辦不到的悖論;或許令人稍為慶幸的是,這往往就是極權自取滅亡之道。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