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UA院線結業,透視疫情受累企業的慘況。「生意淡薄,不如賭博」,有不少香港上市公司在疫情期間涉足股市,既有短炒、亦有抽新股,圖獲利自救。
其中,從事旅遊社的專業旅運(1235),最受疫情所打擊;專業旅運自2013年開始已有進行財資業務,至去年9月止累計錄虧損20萬元,加上本業因疫情不振,去年上半年虧損近1,942.5萬元。
集團去年亦需出售青山道九龍廣場等兩個物業,套現近1.03億元應急。同時,去年底專業旅運「股神上身」,先購入港交所(388)股份,一度持有1.75萬股,涉資700萬元,並在1月底全數清倉,獲利約140萬元,其後轉戰中移動(941),涉資470萬元,於2月1日出售時,獲利2.7萬元。
兩次買股皆揸短線再沽出,避過了3月份的股災;可惜若按上半年業績計算、專業旅運每天開支約22萬元,炒股獲利不足以支持一星期營運。
另外,從事美容服務及化妝品零售的奧思集團(1161),去年下半年因美容中心不斷間歇停業,虧損達1,638萬元,於去年12月「下海」抽新股,投下1.32億元,認購新股藍月亮(6993)1,000萬股。
奧思集團最後獲分派93,500股,若以藍月亮收市價14.88元計,不計手續費及佣金利息,賺約16萬元。惟如果持有至現在,料僅「打和」。
除了以上公司外,亦有GEM上市公司像散戶一樣,熱烈參與抽新股活動,其中裕興科技(8005)投入1.74億申請150萬股快手(1024),最後成功抽中800股,如以近期收市價計算,估計獲利約12萬元。
至於絲路能源(8250)亦動用1,050萬元申請9萬股快手,幸運地獲得200股,估計獲利3萬元,其後食髓知味再動用1,346萬元,認購50萬股諾輝健康(6606),但最終由於反應熱烈,並沒有抽中任何股份,相信需蝕手續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