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版國安法去年通過後,動搖不少外資信心,相繼宣佈撤出香港,其中日本最大網絡券商思佰益(SBI Holdings)行政總裁北尾吉孝表示,計劃將公司業務撤出香港,涉及員工約100人,他坦言政府早前拘捕47名參加初選的民主派人士,令董事日益害怕,稱香港已非良好營運地點,「沒有自由,就沒有金融業務」。
思佰益為日本最大互聯網金融集團,據年報其資產管理業務規模至少2萬億日圓(約1,440.2億港元),2020年稅前資利潤達658億日圓(約47.4億港元)。思佰益早於去年9月表明最快今年3月撤出香港,發言人稱因為「港版國安法削弱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吸引力」。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思佰益行政總裁北尾吉孝表示,去年通過港版國安法後,早前47名參與初選的民主派人士被起訴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加劇董事會的恐懼,提到「這裏不是金融機構的好地方」,他稱越來越多日本公司正重新考慮在港業務規模,思佰益正準備將在港的100名員工轉至新加坡或上海。由於英國脫離歐盟,公司亦正評估倫敦是否為最佳的歐洲營運據點。
報道形容北尾吉孝是日本金融界最敢言的人物之一,北尾直言日本金融機構已非常害怕香港事態發展,又指思佰益可能是唯一公開表明要撤出香港的日本主要機構,「其他金融機構的主管心裏雖然認為要撤離香港,或不應加大投資香港,卻不敢明言,不像我,我直言不諱」。他補充,日本金融機構在決策上可能搖擺不定,但製造商、零售商和批發商對於將業務從香港轉移到內地的決心越來越強。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指,思佰益撤資再一次反映外資對港信心不夠,對於北尾吉孝的敢言,他稱不少外資就算撤資都不會將話說得太盡,「要留條後路畀自己」,北尾的言論相信有政治目的,「或是不認同大陸或港府政策」。至於未來會否越來越多外資因政治因素而將業務撤離香港,要視乎往後北京政府是否維持強硬態度。
不少外資對港缺乏信心相繼撤港,去年10月,美資金融諮詢機構萬里富(The Motley Fool)認為港版國安法等政治爭議為其業務發展帶來不確定性,決定關閉在港營運部門;美國對沖基金Elliott Management亦關閉其香港辦事處。另外,加拿大的BMO環球資產管理計劃剝離香港ETF業務;美國《紐約時報》去年7月中亦決定把數碼編採部門轉移至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