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逃亡 港滙恐轉弱勢 財資界:美債息升  觸發亞洲走資

資金逃亡 港滙恐轉弱勢 
財資界:美債息升  觸發亞洲走資

【本報訊】標誌性的美國10年期債息升勢未止,港滙兩周內亦跌至一年低位,債息升不僅令股市大幅上落,亦牽動滙市及資金流向。有財資界指,之前因低息逐險而流入亞洲新興市場高息工具的資金,會因息差擘闊風險增加而掉頭流出,而隨着本地招股降溫兼美元走強,港滙下跌亦反映部份資金已離開,暫時雖未見資金大舉外逃,但港滙弱勢是否已開始形成值得關注。

上周五港滙跌穿每美元兌7.76關口,曾低見7.7660,收報7.7632,相比兩周前平均價約7.7530,跌逾百點子;10年美債息率亦一度衝穿1.62厘,收報1.57厘。高盛預測在通貨再膨脹下,年底前債息會攀至1.9厘。

金管局:流動性充裕

對於港滙近期急跌是否弱勢已開啟,金管局發言人回覆本報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金進出是很正常,在聯滙制度下港滙一直於7.75至7.85兌換保證範圍內浮動,該局多年來在金融及銀行體系,建立了強大緩衝及抗震能力,銀行體系穩健流動性充裕,亦有龐大的外滙基金支持聯滙,當局會繼續監察市況,維持金融及貨幣體系穩定。

該局總裁余偉文2月撰文指,去年4 月以來港滙觸及強方兌換保證共85次,該局從市場買入500億美元,是2010年以來金額最高的一年。

東方滙理銀行新興市場策略師張敬勤認為,自預算案計劃上調印花稅以來,南下北水亦漸見縮水,新股認購熱降溫,港滙稍為轉弱,「係反映有啲錢離開緊」,但這是正常現象,去年第三、四季至今年初,淨流入本港資金不菲,「唔可以預期一直留喺到」。有關情況亦非本港獨有,他謂美債息若持續向上,之前受惠超低息因素,集中流入高息回報新興市場及國家的資金,因息差擴闊而流出的風險會增大,近期新興市場的債券基金或貨幣資金,已有流出迹象。

倘10年債息升至超過標普500的10年期回報,他預期會觸發股債資金「輪轉」,令市場波動性加大。惟他重申,目前本港並無資金外逃迹象,只是之前流入的資金部份掉頭,除非港滙跌穿聯滙中間位7.8才需擔心,短期內相信滙率仍保持偏近強方兌換保證水平。

「市場測試聯儲局底線」

上商研究部主管林俊泓表示,新股降溫孖展融資減少,價格重訂兼美元走強令港滙下跌,但沒有資金大舉流出或恐慌情況。

對於債息高企市況不明朗,港滙下跌是否意味弱勢開啟,林俊泓不諱言「喺會有呢個擔心」,港美息差變化亦值得關注,因10年債息上落不定,正反映外界信心脆弱,「市場測試緊聯儲局底線,債息升至乜嘢程度佢先會做嘢」;3月份亦是基金調整組合的季節,換馬過程會令市場波動性放大。

大和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師賴志文表示,近期港滙轉弱是美國債息上升,引發兩者延伸息差拉闊的結果,隨着近期港元拆息稍微回升,可以紓緩部份資金外流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