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早前提出修改醫生註冊條例,制訂引入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機制,被指架空醫委會,為豁免應考執業試以引入海外醫生鋪路。醫學會前會長方津生表明反對修例,形容政府的建議猶如踐踏醫生專業自主權,最後所付出的代價將會是香港人的健康。
方津生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2012至2016年期間,醫委會舉辦的第一部份執業資格試中,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澳洲的醫科畢業生平均及格率只得40%;來自內地及「一帶一路」地區的畢業生的及格率更分別只得16%及11%。
他指,有關考試過去常被批評及格率很低,即使他本人在醫學院和一些專科考試中亦經常不及格,但他從未責怪考試的標準不合理,只怪自己的能力及準備不及。方續指自己最終於1978年成功在愛丁堡通過院士考試,當年整體及格率亦只得25%。
方津生強調執業資格試可確保安全的執業標準,認為容許海外畢業生於香港公營醫療機構服務後直接獲本地正式註冊執業行醫,是侵犯了《基本法》第142條,即有關專業團體可自行審核和頒授專業資格等的主張。
面對本港公營醫療服務的問題,方津生認為非單靠增加醫生數目即可解決,床位、手術室及護士短缺亦是問題所在,建議政府增加相關的資源,同時改善公私營醫療系統,以病人減少對公立醫院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