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拳王》絕對難能可貴——難能可貴在當中展示的精神。當你以為這只是另一齣《激戰》,用擂台燃點一個廢中的意志,周天仁(周國賢飾)的個人奮鬥故事,比起賤輝,有意義得多。
撰文:月巴氏
周天仁天生就能夠預知一秒後的世界,小時候的他,甚至被傳媒捧為「一秒神童」,但這個所謂神童無助廢柴老竇賭運,畢竟一秒實在太短,買定離手後,那未來的一秒已立即成為現在,再轉瞬變成過去。
廢,可能真的會透過DNA傳給下一代,周天仁完美繼承了老竇的廢,在酒吧打份沒前途的雜工,同時做個連兒子都睇不起自己的單親爸爸,直至一個機緣,預知能力被好好運用,成為了「一秒拳王」,贏到開巷,贏到獲得同拳王同台的機會,但一個意外,令他失去了一秒預知能力——這令我想起《賭聖》的星仔,決戰洪爺時,他也失去了令他贏到開巷的特異功能,好彩最後一刻,特異功能失而復得,贏了擁有真正高明賭術的洪爺。
用特異功能去贏一個擁有真材實料的人是否勝之不武?邊個得閒理,最緊要就是贏。Yes,贏,比甚麼體育精神都重要,你有體育精神但贏不到?也只是loser。然而,趙善恆到最後都沒有安排周天仁得回預知能力,換言之,最後在擂台上面對拳王時的他,憑的是實力,而不是超能力,所以不要將《一秒拳王》視為另一齣《激戰》,即使本質同樣是廢中在擂台上找回自我的勵志故事,分別是,賤輝能夠打到最後,還是借助一種只有他才擁有的特殊能力,但讓周天仁打下去的,是勇氣——當一秒之後變成完完全全的未知,就要勇於面對。
過去香港人太過重視贏(而且似乎一直在贏),拍賭片最啱,賭片能夠包容各種贏的方法,沒有道德不道德之分;運動片不同,運動講究公平,講究體育精神,要靠切切實實的肉體和意志鍛煉,所以不論《點五步》班學生和《逆流大叔》班中坑,都需要透過連串刻苦訓練,冇得偷懶冇得取巧。作為同樣替香港人打氣的電影,《逆流大叔》班中坑即使沒有贏到最後那場龍舟賽,卻在各自渺小人生中贏了一次,贏了昨日那個卑微的自我;《點五步》則借真實發生過的沙田少棒隊事蹟,對雨傘運動後的人心低迷作出回應——一切,都在於有沒有踏出那點五步,最重要,是踏出的過程。
有沒有努力踏出點五步?純粹一秒間。《一秒拳王》由一秒的預知能力,說到一秒的功用:一秒的確好短,卻足以做出一個決定,而這決定,絕對可以創造另一個宇宙,宇宙世事萬物變化,來自一秒一念之間。在今時今日這麼一個時間點看,似乎得到了一點啟發:面對當前局面,我們每一秒每一念都很重要。
回到2004年,杜琪峯拍《柔道龍虎榜》,借眼將盲心未盲的司徒寶那一段人生掙扎,鼓勵經歷了2003年的香港人;如今,接近二十年後,香港人面對的複雜得多,不是純粹幾下外來的打氣聲便可拾回鬥志,更需要的,是內在的正念,在仍迷惘的一秒間,讓自己化身獨自企在擂台的周天仁,勇敢地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