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基督教徒一向反對婚前性行為。台灣教會媒體《基督教論壇報》日前在facebook發文,以圖片解釋為何不可有婚前性行為,認為一旦進行婚前性行為,便會如失去「拆禮物」的新鮮感,甚至認為男女不能成為「單獨親近往來」的朋友,亦不應獨處,否則容易「出事」,旋即引來網民猛烈抨擊。有香港的性教育組織指出,帖文內容守舊,強調社會由多元性別構成,如雙方達共識便可進行性行為,強調市民有自由決定。
《基督教論壇報》日前共上載八張圖片,解釋為何不應進行婚前性行為。該報指,婚前性行為將導致夫婦婚後失去「拆禮物」的新鮮感,亦容易受第三者的誘惑試探。帖文又分析,男性天性本能猶如獵人,如非在婚姻約束下獲得「獵物」,會本能地另覓新歡。
帖文更指男女不能成為「單獨親近往來」的朋友,亦不應獨處,否則由異性相吸所產生的「化學情愫」,將令兩性衝破「理智、倫理上的界線」,強調兩性應尊重彼此身體,不要隨意觸摸,皆因女性敏感地帶被觸碰便會變得「酥軟」而放下戒備。惟帖文引來網民批評,質疑帖文內容封建。有網民表示「都2021了還有這種言論」,亦有人留言「啊所以上帝教你把另一半當成物品喔」。
該報其後刪除帖文,並於前日發表聲明道歉。聲明指帖文是想表達神所賜下的均值得珍惜,對造成讀者困擾致歉,未來會注意用詞。
新婦女協進會主席區美寶認為帖文思想守舊,她舉例稱,帖文認為男女之間沒有純友誼,亦不應獨處以免「跨越倫理界線」,但「只要彼此尊重相愛,係咪婚前性行為都唔會影響。」性教育組織「糖不甩」總監蔡薳縈表示,帖文對兩性的描述並不恰當,其中形容婚前性行為將令夫妻失去「拆禮物」的新鮮感,質疑「係咪將你嘅另一半當做物件呢?」她指,帖文似將兩性形容如野獸,但「呢個世界有好多唔同性別,都會有自主性,唔係話俾荷爾蒙影響就會發生性行為。」
本身為基督教牧師的荃灣區議員劉志雄則相信帖文的目標讀者是教友,只因大部份基督教徒在性別議題與一般民眾的看法有差異,因而遭到批評,對此感不公道。他指出,相關內容涉及性別定型,但從他的牧養經驗得出,經互相承諾結為夫婦後才進行性行為屬最好的選擇,不過明白社會上有不同價值觀,更多討論亦有助思想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