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台灣經濟疫下增長 - 張紹權

【專家觀點】台灣經濟疫下增長 - 張紹權

台灣行政院公佈了台灣去年經濟數據,2020年台灣全年經濟成長率3.11%,第4季GDP成長率達5.09%。台灣經濟成長原因,主要是疫情管控得宜,加上台灣經濟命脈半導體科技產品的出口持續暢旺,晶片代工佔全球主導地位,間接帶動相關產業及經濟正面成長。

世界晶片荒凸顯出台灣科技業的重要性,現在台積電產線除了日以繼夜趕工,更加速海內外擴廠,但仍無法滿足世界各地與許多行業對其所代工晶片需求。

台灣去年GDP(國內生產總值)成長2.98%,優於中國的2.3%,是30年來首度增速超越中國,主因就是因全球對半導體製品(晶片)需求非常強勁,而台灣疫情控制得宜,使得高科技工廠繼續產能滿載運轉。台積電至美國鳳凰城設廠,中美貿易戰是原因之一,在雙方日益脫鈎情況下,台積電將新廠設在許多最大客戶所在的美國,具有良好的商業意義。

2021年一月底,德國經濟部長罕見去函台灣官方,與台灣經濟部討論,是否能洽台灣半導體大廠台積電提供德國汽車晶片,以援助德國受疫情打擊甚深的汽車製造業,引起環球各界熱烈討論。

台灣官方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3.83%,是2015年以來新高,相關分析認為,原因在於全球佔領先地位的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疫情衝擊的大環境下,有望穩定帶領台灣經濟正向成長。

其中移居台灣的香港人也是經濟成長的受惠者之一,筆者有不少香港朋友也是在台灣的科技公司、金融界及飲食業上班、投資及創業,因此港人在台灣政府管控疫情的良好表現而促成經濟成長而獲益良多。

張紹權

中華民國政治大學地政系系友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