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恒指大改革 消費醫療股成贏家 染藍新貴逐隻捉

【投資導航】恒指大改革 消費醫療股成贏家 
染藍新貴逐隻捉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恒生指數迎51年來最大改革!最受注目是明年中前將藍籌數目大增至80個,但今次揀選潛力新貴時的行業考慮因素較市值更大,而市值覆蓋率大落後者有「非必需性及必需性消費」與「醫療保健業」,兩行業幾可肯定成為新貴數目大戶,預料兩板塊在25個新寶座中可佔逾半;相反,「金融業」近年市值雖然持續收縮,但在恒指的市值覆蓋率仍高逾八成,非但沒有條件再爭新席位,更可能需要讓座。

今次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港股七大行業組別的市值覆蓋率均超越五成,而消費與醫療兩大組別目前覆蓋率只有33.6%及22.5%最落後,由於兩行業的企業市值均不大,估計需納入多股才可達標,而按恒指公司的模擬圖,消費業再納8股可將覆蓋率扯高至65.3%;醫療業納6股可覆蓋78.4%行業市值。

思摩爾及京健料受惠

按市值推算,消費業潛力新貴有思摩爾(6969)、農夫山泉(9633)、華潤啤酒(291)、中國飛鶴(6186)、比亞迪(1211)、周大福(1929)、泡泡瑪特(9992)及新東方(9901)等;醫療業潛力新貴則有京東健康(6618)、翰森製藥(3692)、平安好醫生(1833)、百濟神州(6160)、信達生物(1801)及微創醫療(853)等。

要數恒指比重大贏家,則非「資訊科技業」莫屬。雖然科技股市值覆蓋高達85.5%,但目前科技藍籌卻只有4隻。

在科技股數目、市值及地位持續膨脹下,恒指公司似乎不介意再大手納入科技股,假設新增6股,覆蓋率將推升至94.5%,佔恒指比重亦僅由26.9%增至28.6%,即具備再添新成員條件。該6席大有機會是快手(1024)、京東(9618)、網易(9999)、中芯(981),以及傳本月在港上市的百度及嗶哩嗶哩。

金融股及騰訊成輸家

科技股另一致勝關鍵還有藍籌在恒指權重上限劃一在8%,即同股不同權股份的5%上限隨即獲解禁,阿里(9988)及美團(3690)明顯受惠。

有人歡喜有人愁,七大行業中成份股唯一可能不增反減的是金融業。目前金融股的藍籌多達11隻,覆蓋行業市值八成,佔恒指比重四成,即使剔走一股,比重仍達32.8%,仍為恒指最大比重板塊,而目前最大機會被剔走者,為市值約1,500億元、且成交相對較低的交行(3328)。

最後,在權重上限劃一在8%下,還有一個大輸家,就是現有的重磅藍籌股,如騰訊(700)及友邦(1299);值得留意是,國指雖然不在今次恒指優化的諮詢範圍,但卻同時適用於今次權重上限調整,令市場意外,惟目前國指只有騰訊權重高逾8%,但意味騰訊將受雙重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