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上一課 - 邵頌雄

又上一課 - 邵頌雄

手機群組傳來母校校友會的訊息,謂即將開Live訪問一位昔日老師。讀着那篇預告,才知道自己離校之後,老師還多了一個駐校「畢菲特」的新外號,不禁莞爾。晃眼十多年未與老師敘舊,對這次訪談極為期待。舉行時間為香港午後,適為多倫多的凌晨時分。那一夜清動杯中物、不眠瞻專訪。訪問蕩起思潮起伏,竟夜目不交睫,倏忽已見天色漸明。

喜見老師風采依然,聲若洪鐘。訪談居然由學校的鬼古說起,原來七十年代轟動一時的龍虎山雙屍案,男遇害者當時正於母校任教。自此之後,校內的靈異事件層出不窮,且以教員室鬧出的事故尤多。聽到這裏時,心頭一愣,因那幾天剛與前輩陳韻文通過電話,東拉西扯地聊音樂,而陳韻文所編的《瘋劫》劇本,就是由此命案啟發寫成。但記憶所及,電影的人物設定,大異於老師所說。依稀記得陳韻文曾於《蘋果》撰文寫及此戲劇本,翌晨撿出其〈困惑〉一文,得悉當年報刊報道龍虎山悲劇,只引發了她的編寫靈感,但電影的故事開展以及藉此刻劃的社會問題,卻與案件無關,「焉料《瘋劫》出品人為博票房,肆用『龍虎山雙屍案』等字眼嘩衆,以至今日仍有人問《瘋劫》故事的由來」。我將老師所言以短訊轉發,立時收到「甚麼?多講幾句!」的精靈回覆,最後還是讓她親自觀看專訪的錄影片段。

訪談精華在於末段,主持向老師提問:際此時勢,我們如何從歷史借鑑。老師見慣大場面,當然不會被問題牽着走。他不舉出個別歷史事件來作比較,卻先談治史的A(attitude態度)、S(skills技能)、K(knowledge知識)。可能我是比較早期的學生,以往未聽過這個框架。網上所見,原來也有不同配置,既有A.S.K.,也有K.S.A.,甚至加上P(practice)的S.K.A.P.、加上H(habit)的K.A.S.H.等等不一。但老師那天一再強調的,是以A先行,原因是網路時代,資訊不乏,然由此引申的,卻是如何辨別資訊真偽的難題,那便始終不能脫離attitude作為主導。其實三者互有關涉,但具備最根本影響力的,還是attitude。老師語意隱晦,強調我們應有的態度,是「真、善、美」,而以「真」先行。

聽來老生常談的教導,放諸每天「低處未算低」的現實環境,竟也出奇地發人深省。今天求真的成本昂貴,網軍宣揚的「平行時空」,猶如遮天蔽日的繁密茂林,思想要有一定高度才能上仰溫煦暉煜、下俯叢生荊棘。但於危地上掙扎求存者,偶見林葉間灑下一線照入心田的陽光,卻是奠定求真態度的契機。故有不畏刺傷的勇者,雖能躍舞於樹頂,依然縱身林間,冀於糾結的枝蔓中,為蒙昧世途疏理出一片青天。言「真」者,固然也包括公義。日本家傳戶曉的《忠臣藏》,屢被改編成戲劇及電影,近年甚至有奇諾李維斯主演的版本,所說「四十七浪人」的故事,彰顯的恰是對安忍、榮譽、犧牲、忠誠、公義等高風亮節的堅持。──想起那些年這位荷里活浪人曾回信云:「繼續被動來做普通的大眾 實在沒有用 情願不怕面紅 頑強地進攻 爭取那認同 如朝朝代代每個不朽烈士奮勇」,也算是聊以苦中作樂的自娛吧。

A.S.K.環環相扣,雖說知識與技能取決於態度,但換個角度來看,態度的建立何嘗也不是取決於知識與技能?若有人亢奮瘋傳他國疫苗如何導致面癱等嚴重副作用,卻同時堅信另一國的國民接種後死亡與疫苗無關,那便不是具備深厚醫學知識的判斷,而是政治意識形態使然,而且是態度先行引發的愚昧。加拿大免疫諮詢委員會近日發表新指南,不建議六十五歲以上人士接種「牛津疫苗」,原因是目前有關這年齡群組的臨床數據,顯示對預防感染新冠肺炎的有效性不足。如此議事論事,就現有數據作客觀分析、以國人生命安全為前提,相比明知疫苗遲遲未有充足數據支持的情況下,依然大力建議長者接種的做法,無論於處事取態或知識掌握上,都見天淵之別。

至於技能,也不僅指執行眼前事項的技術,更是如何運籌帷幄、實事求是的大學問,當中牽涉的宏觀視野,亦與態度和知識勾連。老師從五十年前的龍虎山雙屍案,一直談到三十二年前籠罩全校的凝重氣氛,猶如古典音樂的樂章轉折,意境由驚悚、詼諧,過渡至莊重嚴肅。就在回顧當年點滴,如何帶領全校幾百學生到灣仔消壓的那一刻,老師勸勉同學們致力於「真、善、美」的價值觀時,最重要是「好好生活」。言簡意駭,卻是語重心長。不旋踵,他又嬉笑怒罵地總結整場訪談,為節目於愉快的coda樂段中結束。如此游刃有餘地於一小時之中,展示主導種種喜怒哀樂的壓場力,也是老師以愛護學生、不偏不倚的態度,運用多年累積的知識,善巧應對問題的技能演示。

我於live chat留言「多謝,又上一課」,往後數日與老師通訊,互報近況。老師的來訊提到「我老早知道,我的工作是教人而不是教書」,附語多番鼓勵及叮嚀。非常慶幸曾在這樣的一位老師門下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