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周記●憶金秋快閃藏王連山

野人周記●憶金秋快閃藏王連山

身邊不乏熱愛自助旅行的朋友,頻頻外遊,而且說走就走。其他人羨慕之餘,總會加一句,「年輕/有錢/單身就是任性」。身為自由行熱愛者一分子,或者可以說兩句,年輕、富裕、單身,固然有其優勢,卻不是最重要。自己也不年輕,外遊次數有增無減,認識的自由行熱愛者都絕非城中闊少般「少去兩次旅行便可以置業」,大部份是「窮遊」一族,甚至以沿途打工的方式流浪。至於是否單身,志趣相投的夫妻同遊,也很常見吧。

自己為例,年輕、富有……都不是,打工仔一名,很難隨意即興請長假,但只要有心,其他的都可以解決,或作出調整,個人每年外遊次數不算多,亦多在非旺季,且以短遊為主。因為登山的興趣和安全考慮,近10年的外遊目的地,主要在日本和台灣。當然,這種外遊方式,還有一個先決條件:出入境的簡便快捷——除了簽證,還有廉航,多元化的航線,以及頻密的航班。可惜這一切,在全球疫情惡化後,悉數消弭。

說走就走的旅行 為瀑布棄登山

懷念從前仍能「說走就走」的日子。那一年的10月,心情鬱悶到一個點,立即請假,數天後便身在秋色漫山的日本藏王連峯(蔵王連峰)。位於宮城、山形兩縣交界、藏王國定公園內的活火山群,溫泉眾多,主峯熊野岳海拔1,841米,山麓處是滑雪勝地和紅葉名所,冬季壯觀的「樹冰」景觀,更是有名。快閃出遊,原本計劃乘巴士到刈田山頂啟步,經馬之背登熊野岳,到地藏山西北坡後,視情況往纜車山頂站或繼續徒步下山到藏王溫泉。當中重頭戲,是沿途俯瞰五色岳對下一泓碧綠,人稱「御釜」,因顏色會隨光線變化而轉變,又名「五色沼」,1182年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火山湖,湖底至今仍然有火山活動,高酸度(pH值3.5)的湖水,不斷在翻覆沸騰。

在白石藏王火車站查看巴士資料之際,發覺路線中途經過藏王兩大瀑布:三階之瀑(三階の滝)和藏王不動瀑(蔵王不動滝),即時心動,加插中途下車訪瀑,可是登頂巴士每天只有一班,山與瀑無法兩者兼得。立即再查當地天氣預測,得知高地間中有強風和濃霧,立即便有了決定——放棄登山。天氣其實只是藉口,「瀑癡」如我,作此決定,並不稀奇。

兩座瀑布均屬澄川流域,沿溪谷伸延的「澄川自然研究路」,是「東北自然步道」(也稱「新奥之細道」)的一部份,從萩平入口啟步,沿途穿插於混合艷紅與金黃的秋色之中,1.7公里之後是往少年自然之家的分岔路口,再往前500米,是三階瀑近道入口,對岸支流溪谷深處,便是落差181米、分成三段的三階瀑。從此處觀望,因樹木遮蔽,只能看到瀑布最低一段,最佳賞瀑地點,其實是對上的公路。三階瀑溪谷中,有崎嶇山路通至瀑底,因時間關係,也基於安全,沒有入溯。

漫山彩葉間溯溪 睹巨石墮溪床

步道在此終止,但非前無去路,只因前方有多處坍塌和倒木擋途而封閉。跟隨前人留下的路迹和繩索上攀,繞過崩塌處,繼續行程,10分鐘後,到達一水泥舊標柱,遠處谷中藏王不動瀑已映入眼簾,不過要到達瀑底,還要15分鐘。步道真的到此為止了,需要下切溪床,然後沿溪溯行,在大石間跳躍前進。位於澄川中游的藏王不動瀑,是藏王山中規模最大的瀑布,高54米,寬16米,雖已是深秋,流量仍充沛,谷中一片氤氳,水氣撲面。從公路俯瞰,漫山彩葉之間,瀑布如白龍出谷,是當地的「紅葉名所」。

沿路退回步道,跨越支流之際,忽聞轟隆巨響,轉頭一看,一塊從山壁崩塌下墮的巨石已橫卧溪床,雖然距身處地點有大段距離,回到步道出口,心裏猶有餘悸。日本大小地震頻繁,藏王群峯本身便是活火山,加上地質因素,山崩的情況,也常發生。事後和日本山友談起,他在網上翻查,鄰近茨城縣的確曾發生有感地震,不過是在兩周前,難說是否有關連。登山前準備工夫,自此多了一項:留意氣象廳近期地震紀錄。

311大地震10周年的日子將至,想起面對海嘯災難,也許仍有機會往高處逃生,峽谷中或危崖上遇上山崩,恐怕是九死一生。是否就此因噎廢食?疫下大部份人整年無法外遊,染疫致死的風險,應該不比登山意外低,做好充足防備,才是正道。

深入溪谷近賞,藏王不動瀑前一片氤氳,水氣撲面。

Daniel-C

好山愛水的城市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