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付停不了的家居噪音,不少苦主投訴不果,寧願主動反擊,輕則用木棍敲打天花板,重則設法訂購在內地禁售的「震樓神器」還擊。專家提醒,以類似方式反擊只會兩敗俱傷,不但天花板或會受損,自己亦反受噪音滋擾,「好似七傷拳咁,人哋損七分,自己都損五、六分。」
受樓上住戶噪音困擾的事主,大多先向管理處投訴,或在涉事單位門外貼上「溫馨提示」,望對方收斂,惟往往無功而還。網上不少人分享土炮方式報復,例如向天花板拋擲籃球、用地拖棍和槌仔敲打、甚至開動按摩槍不停敲擊天花板等。有人更不惜攬炒,將低音喇叭緊貼牆壁再大聲「焚機」反擊。
更激烈的方法是使用在內地禁售的「震樓神器」,該神器因會製造噪音遭禁售,其原理是通過電力震動敲擊,令樓上住戶感受震動及有明顯嘭嘭聲。「買返嚟兩個月都冇諗住用,為咗心理平衡先被迫用。」阿偉一家三口住元朗屋苑,過去一年因樓上噪音致「冇覺好瞓」,「小朋友日夜都喺上面跳,又打籃球又跳繩」,投訴及報警亦無改善。
「為咗買呢個神器,我喺大陸淘寶周圍搵,但全部落晒架,去鴨寮街搵好多次都無。」阿偉終託人從台灣購入,現時樓上再有噪音,他便開動神器,直言會同受噪音影響,形同攬炒,但他不介意,「支嘢長期插喺度,佢嚟料我咪嚟囉,試過一次好谷氣,就着機出街(行),由佢響成粒鐘。」
建築聲學有限公司技術經理梁慶淳博士指,這種以牙還牙的方式有如七傷拳般損人不利己,會對天花板有一定損傷。梁指家居噪音主要來自餐桌、椅凳碰撞聲、小朋友跳動聲、重物撞擊地板聲、木門撞擊聲和電視音響聲等。
「疫情冇得出去做Gym,要喺屋企做運動,跑步、跳繩、揼啞鈴等,都會對樓下造成噪音。」他建議樓上住戶提醒小孩別發出噪音,注意電視等機聲,避免穿較硬質料拖鞋走動,可鋪設地毯,在枱腳墊膠,或將易發出聲響的家具加軟墊墊起,甚至在地板加設隔震或隔音物料,以減少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