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因違反保就業計劃需向政府「回水」的香港航空,再向員工開刀,續推無薪假4.0,各職級的地勤由下月至6月,每月要放最多四天無薪假。工會批評新一份財政預算案盲推出電子消費券,漠視受失業或受無薪假影響的僱員,「不理民間水深火熱」。
疫情去年初爆發後,港航推多輪無薪假措施,對上一輪由去年11月至今年3月。港航再發內部通告,由下月起至6月,續推新一輪自願性無薪假措施,以香港為基地的地勤及後勤員工,主管級或以下員工每月需放無薪假二至四日,相當於減薪5%至15%,視乎職級而定,與對上一輪無薪假相若。
有受影響的港航員工表示,疫潮持續,復飛無期,港航沒有收入,料會延續無薪假措施,惟有逆來順受。他指,雖然變相減薪,但尚算輕微,至少保住份工,「算啦,合埋眼就過」。
職工盟統籌幹事王宇來指出,全球航空業受武肺疫情重創,營運極之困難,且經濟復蘇無期,航空公司續推無薪假非意料之外。但他批評,在疫症打擊和失業率高企下,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只盲目推出電子消費券,不但未能解決市民燃眉之急,更漠視失業人士、開工不足或被迫放無薪假的打工仔,沒有任何援助,「只顧政治鬥爭,不理民間水深火熱」。
受疫情影響,港航去年2月裁員400人,去年底保就業計劃結束後,再裁多250人。保就業計劃資料顯示,港航於兩期計劃合共獲批逾1.54億元工資補貼,去年6至11月承諾聘用2,940名受薪僱員。惟港航被揭發違反承諾,未有將工資補貼用於支付員工薪酬,在申第二輪資助時被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