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咸道官立小學 倡列法定古蹟

般咸道官立小學 倡列法定古蹟

【本報訊】古物諮詢委員會下周四開會,古蹟辦建議將三項一級歷史建築列為法定古蹟,包括有80年歷史的西營盤般咸道官立小學、有122年歷史的舊大埔警署,以及有126年歷史的沙頭角山咀村協天宮。

曾作日軍總部

根據古蹟辦資料,位於般咸道9A號的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建於1940至1941年間,前身為羅富國師範學院。該學院是香港首間全日制的師範學院,亦是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師範學院建築。學院位於沙宣道的新校舍在1962年啟用後,舊校舍由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使用。自2000年起則改為般咸道官立小學校舍,至今仍作教育用途。校舍地庫設防空洞,1941至1945年日佔期間校舍曾作日本憲兵總部,見證了日本入侵歷史。

學院主樓及前工人宿舍同時興建,主樓樓高三層,設計受現代流線型風格影響,正立面的中央築有旋轉樓梯及旗杆。大樓內的意大利批盪、木門、木或鐵窗及其小五金、意大利批盪作飾面的水泥階磚、木地板及旋轉樓梯等皆具歷史價值,狀況良好。

另一建議列為法定古蹟的舊大埔警署於1899年落成,是新界的警察總部及首座警署建築,亦是英國接管新界時舉行升旗典禮的地方,見證英國殖民地政府管治新界的歷史。警署約1987年停止運作,其後被列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之中,已被活化為「綠匯學苑」。其建築特色包括設中式金字瓦頂、裝飾性荷蘭式山牆、窗戶上的拱石,以及環繞中庭的走廊,設計簡約。

協天宮則於1895年落成,即已有126年歷史,主要供奉關帝,是山咀及沙頭角一帶重要廟宇,協天宮曾於二十世紀初用作福德私塾,自1959年,山咀公立學校借用協天宮作辦事處及班房。

■舊大埔警署已被活化作「綠匯學苑」。

■山咀村協天宮於1895年落成,為沙頭角一帶的重要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