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位63歲的長期病患者,在接種科興疫苗兩日內死亡,而政府早前更因為「人為錯誤」而「漏報」此事,要由《蘋果》揭發才緊急召開記者會承認,引發究竟疫苗是否安全,以至是否應該暫停為長者或長期病患接種此疫苗的討論。然而在中國的網絡上,一眾小粉紅卻聲稱是「港獨製造死亡」,把政府決定為高危人士接種的決定,推卸給「黃醫護」,說是香港「港獨」的「黃醫護」故意給不應該注射中國疫苗的高危人士打針,去傷害中國疫苗的名譽云云。
這種荒謬到不得了的假新聞與說法,竟然在中國網絡流傳,是誰故意散播的當然不用置疑,然而事情竟然會有人相信,除了政府的消息封鎖之外,當然是因為在中國大陸的疫苗,目前基本上只給予18-59歲人士接種,而老幼以至長期病患者,則仍未能接種。因此大陸網民就質疑,明明全中國的疫苗都未能給予長者、長期病患,更特別提到糖尿病患者接種,那麼香港為何能夠例外?
特區政府這種不跟中央做法的「特立獨行」作風,又立即成為「港獨」的「罪證」了!不能反政府,那麼責任就自然又變成「港獨」的「黃醫護」了 !但等一下,香港接種的是科興疫苗,而目前在大陸廣泛接種的是國藥疫苗,兩者雖然都是滅活疫苗,但是兩種不同的疫苗,難道大陸網民認為真相是兩者其實是同一款嗎?
製造這種混亂的,更有香港一眾保皇黨人。自71歲的譚耀宗去北京出席人大會議,打了中國國藥疫苗後,這些人不斷高呼要輸入此疫苗來香港,讓香港人「多一個選擇」。然而首批接種的高危人士如長者,根本不能使用國藥疫苗,而譚耀宗本人的歲數,更超出了上述中國網友的「常識」,即國藥疫苗不適合60歲以上長者接種,那麼究竟是連疫苗也有領導的「特供」,比起一般中國人民使用的安全,還是譚耀宗自願當白老鼠,在未有充足的臨床數據證明安全時身先士卒呢?有關方面長期沒有說明,於是乎中國疫苗究竟能否供老人家與高危人士接種,又變成了一條無解的問題,既不可以,但又可以,然後隨官方任意解釋。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的專家,對傳媒聲稱「藥物控制不了的高血壓患者、糖尿病併發症患者」都不宜接種疫苗;如果同為滅活疫苗的國藥不可以,為何科興就可以?是科興比國藥好嗎?如果是,那麼香港一眾保皇黨人,不斷要引進連中國大陸都不讓老人家打的國藥疫苗,根本就是製造混亂,政府是否應該不斷主動反駁與澄清?如果科興不見得比國藥優勝,那麼香港冒險讓老人家與長期病患接種的做法,又是否冒進呢?海外已經有些傳聞指,中國讓第三世界國家的老人做白老鼠,那麼香港的老人家,又是否同時變成了白老鼠呢,因此不顧人命危險,而堅持讓他們優先接種呢?
就該死亡個案,政府的專家委員會,不但一致認為「死因與疫苗無直接關係」(那麼,有否間接關係?),賠償與否,或者回答疫苗會否加劇病情,卻都要待死因詳細報告。更加令人反感的言論,是有專家回應記者提問時,竟說是「病人有責任了解自己身體狀態」——如果連專打疫苗的醫護人員,都無法了解與評估風險,沒有這方面專業知識的市民,又怎麼會有?
不比在歐洲國家,每個國民住所附近,基本上會有專責負責照顧其身體的診所與醫護,這種長期專責照顧的關係,在香港則除非是中產以上,有能力找專責的私家醫生才有可能,那麼叫市民自己「了解」或評估自己的身體,是否合適打疫苗,這對多數中下階層的長者而言,根本就是最不負責任的「離地」說法!
因此,簡單一個老弱長期病患是否適合接種疫苗的問題,因為科興來自中國,加上特區政府由上至下的「多謝國家支持我們」的操作,就已經完全成為政治的問題。即使明知有風險,停打科興就已經不再是科興的失敗與否,而變成了「國家」的失敗了!早前政府自行把疫苗的科學問題政治化,破壞自己的公信力,怪誰?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