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47名民主派初選人士聆訊踏入第四日,逾百人冒雨到西九龍法院大樓聽審。他們日以繼夜守候,黑幕下,法庭外燈海重現,同路人隔着鐵閘再次唱起《願榮光歸香港》。人群中,有年屆70歲的康伯,自上午7時,他踏着膠拖鞋來法院外領取旁聽籌號,三小時後,他把珍而重之的旁聽入場券贈予歐盟代表,然後回到雨中,與聲援者一起靜候送囚車一刻。一盞盞燈光背後,是數以百計無名香港人的意志與堅持。
康伯是一名普通的長沙灣街坊,連日來,這名70歲伯伯戴着黃口罩,早早到達法院門口排隊,為的只是一張旁聽小紙仔。他不是旁聽師,因為他四日來均會把旁聽籌轉贈別人。
康伯說:「一嚟我小學畢業學歷低,二嚟就算我想聽,上到去都係左耳入右耳出,我想畀有學歷嘅人。」三小時後,他便把旁聽籌交給一名外國人。身旁的手足指對方是歐盟代表。「真係『勾結』外國勢力」,他笑道。那彷彿成為他朝七晚十的漫長等待裏一個無人知曉的成就。
庭內瞬息萬變,法院外的人群只有漫長陪伴與等待。康伯只能從社交媒體及通訊軟件接收法庭消息,例如前立法會議員譚文豪的陳詞。他不是不想在庭內支持47名被告,但他認為讓出旁聽位是他為運動付出的一環。
長久以來,康伯一直都無聲支援反修例運動,他把生果金換成抗爭基金,購買支裝水並送到抗爭現場,後來他協助政黨、民間組織擺「12港人」街站,收集聖誕明信片寄往中國大陸。隨香港形勢轉壞,最近女兒一家攜同他的孫兒移居英國,女兒曾勸他一同離開,但他婉拒,離別不足一個月,康伯又現身庭外支援在囚人士。
每當一行六人的警員經過,法院外就常有銀髮族指罵:「等畀天收。」康伯亦常在警察身邊大叫:「跟黨走,聽黨話,做隻聽話哈巴狗。」下午3時許,西九龍法院外下起大雨,避雨期間,法庭側翼有人唱起《願榮光歸香港》,一句「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招來警員驅散人群,要求物資站清場,康伯轉身又忙於清理物資。
下午法院外刮起風,多名軍裝和便衣警重兵駐守監視,但排隊等候入場旁聽的人不減反增,隊伍一度由法院正門繞到後方英華街。有婆婆累極坐在濕透花槽,有嬸嬸游走人群間派發雨衣,還有撐枴杖的長者舉起寫上47人姓名的紙牌,靜靜等待。
傍晚近6時,庭外接連出現兩架囚車,眾人大叫「香港人加油」、「沒有暴徒、只有暴政」,沒有人知道那是不是空車,或是被告之一的戴耀廷回到法庭,人群隨囚車而聚,又隨囚車而散。
支持者還有「無名手足」小茹,連日來,她穿梭兩個法庭,一是處理理大暴動案的法庭,另一個是處理47名民主派初選人士保釋的西九龍法院。
這幾天小茹都來到九龍城法院聽審,因該處有與她身處同一個理大戰場但被控暴動的手足。對她來說,到法庭聽審與送囚車是同一回事,「我都幾堅持要送到最後一架」。她3月1日與送車師送理大暴動案被告的囚車,「追車嗰下覺得同佢一齊行緊」。那天錯過最後一輛囚車成了她近期最不高興的事,「最後架車個手足唔知會唔會見人少唔開心呢?」她下午於九龍城送畢囚車,晚上又趕回西九龍法院,47人保釋案聆訊四日,她幾乎天天如是,「真係好攰」。
這天小茹改了行程,早上8時便來到西九龍法院,因為西九除了47人保釋案,還有23名示威者被控7.28在上環暴動、襲警等罪。她不違言曾為同一法庭案件關注度落差而生氣,「平時大case會特別多人關注,第一日好多人嚟聲援,但西九同場其他另有7.28暴動案,呢三日西九都有其他手足案」。但小茹每日都會靜候47人囚車全走始會離開,「唔係特別關注47人,而係每單同樣地關心」。
入夜後,人潮塞滿西九龍法院外的東京街西與英華街,「沒有暴徒,只有暴政」口號再現。當總裁判官蘇惠德近8時宣佈15名被告獲准保釋外出,法庭外支持者一度鬆一口氣,路人語音未落,還來不及擁抱,警方以限聚令為由清場,眾人只得急步散去。其後,律政司提出覆核,15人須繼續還柙。法院大樓外一片失落。
將近9時,忽然一輛救護車駛到,被告伍健偉的助理不適需要送院,人群一擁而上大叫「撐住呀」,那裏有康伯,也有小茹,還有更多沒名字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