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疫苗難防無症狀感染

港大:疫苗難防無症狀感染

【本報訊】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逾一年,各國藥廠倉促研發疫苗,其阻斷病毒傳播的成效仍然存疑。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微生物學系聯同清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科研團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注射中和抗體或核酸疫苗雖有助抑制實驗倉鼠的肺部感染及損傷,但其鼻腔內仍有大量病毒,或因而造成二次感染,無法阻斷病毒傳播。領導研究的港大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表示,研究結果證明疫苗針對無症狀病毒感染的預防效果仍不理想,有需要研發針對鼻腔黏膜的疫苗。

鼻腔留有大量病毒

研究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團隊,聯同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等研究人員進行。研究人員將實驗倉鼠分組,分別在其體內測試了三種針對武漢肺炎的中和抗體,包括於腹腔或鼻腔注射中和抗體、在肌肉注射核酸疫苗等。惟結果顯示,抗體雖能有效降低倉鼠肺部的病毒繁殖程度及連帶的損傷,但在感染後的一至三天內,接受治療的倉鼠鼻腔內仍有大量病毒,在鼻腔沖洗樣本中更未能發現可測數量的抗體。

研究總結指,武漢肺炎病毒在鼻腔組織上有極強的感染力,或令病毒避免受宿主體內的中和抗體影響,從而繼續散播病毒,造成二次傳播。袁國勇指出,接種疫苗或接受抗體治療,不能保證上呼吸道免受武漢肺炎感染,故市民接種疫苗後應繼續保持衞生,包括戴口罩及清潔雙手等。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教授兼愛滋病研究所所長陳志偉解釋,現時多款武肺疫苗雖已獲准緊急使用,但其針對無症狀感染的預防效果仍不理想,亦無法完全預防感染。他表示,研究證明疫苗的保護能力未能限制病毒在鼻腔內持續繁殖,認為研發針對鼻腔黏膜的疫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