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風險人所共知 - 左丁山

移民風險人所共知 - 左丁山

目前移民外國並非最佳時候,一來疫情嚴重,二來實體經濟不景,外國失業率比較高,新移民搵工一定有困難,若無若干儲備金,在彼邦生活着實不易,甚至困苦;校友P等人搞移民又唔同,因為此類人已不愁衣食,子女長大,移民去英國係退休安居而已。但依家呢,有一批藍絲如林屈氏、施潘氏等不時唱衰移民,講移民生活悲慘,就認真多餘,人地移民係自願性,純粹自發,既已認清方向,一走了之,關佢地乜事?大人大姐,未走已知道移民生活不易,會面對大風險,仍然要走,其實十分有勇氣,怎忍心唱衰之?

2月27日南華早報有一位據講係以香港為居所嘅南亞裔記者Harminder Singh發表一篇專文,講英國及外國有不同社會不公,複雜稅項,種族歧視等,計劃移民嘅香港人究竟知唔知?千祈唔好從一個熱鑊跳入火爐。呢位阿星哥幾有心,但你估要移民嘅人盲嘅咩,阿星哥講嘅嘢,一上網就知道清楚,用咁嘅理由曲綫叫港人唔好移民,即係當移民人士係儍更更。

移民去邊度都有風險,自己要計算清楚及背後之動力。猶記得20幾年前,有一間紡織公司上市,財經公關邀請傳媒與公司主席到皇后碼頭上遊艇去南丫島Lamma Hilton食海鮮,遊艇上當然係聽公司業績,未來大計等等等;晚上九點幾回程途中,將到維港海面之際,海上一片漆黑,主席望住海浪,忽有感而發:「一九六幾年某個夜晚,風高浪急之時,我就係喺呢度攬住個籃球拚命游水,好彩冇浸死,最後掙扎上岸。嗰陣時人窮命薄,不惜一切逃亡來港,上岸後乜錢都冇,好彩嗰陣時有抵壘政策,上到岸就可做香港居民。」

今日香港廠家之中,不乏呢類「難民」,香港有機會,佢地自由勤奮向上,比香港人搏命幾十倍,三十年間就從無到有成為上市公司主席,今日當然不少已成為建制派,鬧人好移民英國,又鬧年青人破壞收成期,正如1990年代初怕咗六四而急急移民加拿大之香港人,今天拿了加拿大護照,領取加拿大退休金回港定居,掉轉頭鬧BNO移民。

以前香港人移民有成功,有失敗,不得意者,捱完移民監,就回港打工,依然係一條好漢。今天移民有人驚住以後不能回港,講落淒涼,孰令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