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黃修平成名作《狂舞派》贏盡口碑,之後他傾盡心力花上七年多再製作《狂舞派3》,帶領觀眾走過歲月痕迹,上映以來票房穩步上揚。今次故事集中在觀塘發生,也是黃修平出生成長之地,戲中舊地新址,年代改變了工廠區生活,以至地產霸權呈現逼遷等成為他的經歷,由導演親身解構,讓大家重拾昔日觀塘的情懷。
撰文:何永寧
攝影:仇志德
黃修平日前重臨觀塘工廠區舊地為電影宣傳並接受《蘋果》訪問,他憶述小時候在聯合醫院出世,小學就讀區內基法小學,觀塘的街市、模型店、漫畫舖、大牌檔都是回憶,他說︰「以前觀塘工廠區,細個唔會嚮往,因為巴士行過會混雜臭味。小學接觸到觀塘工廈區時,係邊皮嘅觀塘廣場,遠啲都唔會去。」第一份工亦在巧明街返工,到千禧年始見藝術家進駐工廈。
香港工業早已遷移,工廠區內現在變得卧虎藏龍,成為香港特色,黃修平認為工廈人有自己一套生活模式:「剪片剪到凌晨兩三點落街,都會見到朋友,半夜到鴻圖道士多篤魚蛋,永遠都見到翻播無綫舊劇,行去『7仔』,又會撞到以前啲學生煲煙,可以傾兩句,附近會傳來夾band聲音,大家好似村民,呢種生活好吸引。」隨着工廈有價,地產霸權當道,自然會出手趕走年輕租戶,黃修平語帶無奈說︰「《狂舞派3》都係講呢樣嘢,戲入面工廈用途唔畀擺梳化同電視機,真係喺現實中發生,標準好模稜兩可。社會發展需要你退讓時候,就會引用呢啲灰色地帶條例去趕你走。」
對於觀塘大街小巷,黃修平充滿親切感,他於訪問當日遊走《狂舞派3》重要場景,講解由觀塘碼頭廣場起步,碼頭隔籬的小屋,就是片中顏卓靈、楊樂文(Lokman)與工廈藝術家的私竇;不遠處的防波堤,就是飾演記者的游學修訪問BabyJohn的地方、附近的公園,頗有鬧市中有種被遺棄的感覺,正是劉皓嵐(劉小華)同奶茶出場跳舞的地方。
戲中蔡瀚億(BabyJohn)同紙皮婆婆相遇的後巷,隱晦地帶出地產霸權無遠弗屆的威力,訪問當日再去現場,從前很多塗鴉已被蓋過,附近裝上閉路電視,要確保這些後巷受到監控。
再到巧明街AIA大樓,黃修平教各人分辨「公眾地方」與「私人地方」的界線,他說︰「究竟邊啲位置係私人,邊啲位置係公家,係好弔詭,例如你見到面前呢條路,你會覺得呢段咁靚係私人,原來唔係。」拍攝當日保安指,大廈對出近20呎的地方都屬於商廈範圍,要申請才可以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