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澳洲、英國、法國近期先後派出戰艦到南海「自由航行」,回應中國的南海軍事化。德國昨亦宣佈派出一艘巡防艦進行任務,估計8月前往亞洲,據報回程時將會經過南海,成為2002年以來第一艘通過南海的德艦。德國強調該艦不會進入爭議島礁12海里範圍內。
《法蘭克福廣訊報》指出,德國巡防艦將穿過地中海及蘇彝士運河,在東非參與反海盜行動,然後越過印度洋和麻六甲海峽,停泊澳洲、日本,在朝鮮半島參與監控北韓行動,然後經過南海返回德國威廉港,航程為期六個月。柏林相信,隨着印太區域的政治及經濟越來越重要,南海巡航將是「形塑未來國際秩序」的關鍵因素,故德國介入亞太事務,將改變德國的對中政策,不會為談經濟避談政治人權問題。
台灣總統蔡英文表示,台對於南海領土主權立場沒有改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在這個區域內片面製造緊張對立,造成威脅。台國防部智庫兼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則向本報分析,德國表明不進入有爭議島礁的12海里範圍,是在向美國表態與不想得罪中國下的平衡,「但民主陣營圍堵專制中國已越來越清楚,除了軍事,還有科技」。他強調,南海是極重要戰略水道,每日通過南海運輸的石油有200萬桶,西方不會坐視中國威脅區內航行自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賈慶國表示,中國作為未來的超級大國,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實現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