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名有長期病患的63歲老翁接種科興疫苗後不足48小時死亡,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昨日召開緊急會議審視該個案的初步解剖報告後,指死者有嚴重冠心病,懷疑導致急性心機梗塞及肺水腫,最終呼吸衰竭而死亡。委員會一致認為死因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疫苗計劃繼續推行,但科興疫苗有否加劇死者的病情,委員會指須待詳細解剖報告有結果,再下判斷。
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昨於記者會上指出,死者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中央肥胖及糖尿病等長期病患,亦有吸煙習慣。孔親身觀察解剖過程,發現病人有嚴重冠心病,有三條血管閉塞,其中一條心導管動脈100%閉塞,另外2條亦有70%至90%閉塞,懷疑因此導致急性心肌梗塞及肺水腫,最終呼吸衰竭而死亡。委員會一致認為死因與疫苗接種無直接關係。
被問到醫院曾稱死者病情控制穩定,與專家委員會昨日形容死者的情況有出入,另一共同召集人李卓廣表示,委員會是據醫院提供資料,指死者在未入院前的血壓及糖尿控制「都唔係咁理想」,又指死者有嚴重冠心病,無論有否接種疫苗都有死亡風險。
記者多次追問能否排除接種科興疫苗間接誘發死者病情惡化,李卓廣稱外國資料庫無相關資料,指全面解剖報告需時約一至兩星期,屆時委員會將開會討論。至於死者家屬能否向政府保障基金索償,李稱要視乎死因庭研訊結果。
至於為何不暫緩接種計劃,以待全面解剖報告出爐,孔繁毅重申初步報告認為這宗死亡個案與接種疫苗無直接關係,但建議有嚴重或病情未受控的長期病患者及有藥物敏感人士,打針前尋求家庭醫生意見。
不過,有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成員向本報指出,政府應暫緩為長者接種科興疫苗,直至調查完成。
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公司發言人稱,正與香港有關部門聯繫,積極配合調查,期待早日獲得調查結果。
另外,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昨日於電台節目上承認,死者入院後曾表示接種疫苗,並記錄在急症室病歷上,惟轉至內科病房後情況惡化,醫護為他急救,估計當時同事漏睇疫苗接種記錄,故院方前日檢視死者病歷始發現,已即時通報及向公眾交代。劉強調絕無隱瞞事件。
本周二共有兩宗接種科興疫苗後須送院的個案,全部均於中央圖書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其中一名63歲女子事後感到眩暈、頭痛、噁心及胸痛;另一名61歲女子接種後亦出現心悸、眩暈及血壓上升,二人毋須留院。
本報翻查資料,至今曾發生兩宗疑似與接種科興疫苗相關的死亡個案。去年11月巴西臨床實驗期間,一名志願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並死亡,負責試驗的巴西布坦坦研究所其後聲稱事故與疫苗無關。另一宗為一名33歲印尼女護士,她1月28日接種第一劑科興後出現發燒、呼吸困難及咳嗽等症狀,被送往醫院,最終於2月14日死亡。印尼全國護士聯盟指院方為該護士診斷,發現病徵與武肺、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