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委會:病人有責任了解自己身體

評委會:病人有責任了解自己身體

【本報訊】63歲老翁接種科興疫苗兩日後死亡,新冠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形容是「不幸事件」,責任不在醫患任何一方,但屢次強調病人有責任了解自身狀況,決定是否接種疫苗。有協助長者預約疫苗接種的團體反駁,長者難以判斷身體狀態,基層長者更無經濟能力尋求家庭醫生意見。

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死者生前自行前往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打針,孔繁毅表示,疫苗中心人員會詢問市民是否對疫苗或藥物敏感,但沒有責任查詢他們的個人長期病詳細病史。他解釋,病人是「自己行入去」打針,與前往急症室不同,中心人員不會查詢其詳細病歷,而接種者亦有逗留30分鐘才離開,因此沒有行政上的失當。

被問到責任誰屬,孔繁毅稱責任不在任何人,「唔可以話醫生或者病人責任,只可以話係不幸事件。」惟他多番強調,「病人本身有責任了解自己身體狀況。」另一位召集人李卓廣指,接種者會獲發小冊子,寫明高風險情況不應接種疫苗,接種者應該先看完才決定注射。

團體:長者難自行判斷

社區組織協會組織幹事連瑋翹有協助長者預約疫苗,他認為疫苗資訊太多,長者未必能完全理解,即使經過解釋,長者亦不太明白。「佢哋會追問,乜嘢叫未受控嘅長期病?我哋都答唔到。」

到於李卓廣建議如有嚴重疾病,應該先諮詢家庭醫生意見,連瑋翹稱基層長期連診金都未能負擔,更曾有人想藉「睇急症」為名徵詢醫生意見,但「最後話個責任自己負返,但又好似冇足夠資訊。」連坦言,難在預約過程為長者判斷是否適合打針,期望注射地點有醫護把關。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不論是否要接種疫苗,長期病患者平日亦應盡量控制病情,「唔係話因為打疫苗先要控制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