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興疫苗打死人? - 馮睎乾

科興疫苗打死人? - 馮睎乾

患嚴重糖尿病的63歲阿伯,2月26日接種科興疫苗,翌日呼吸困難,病情急轉直下,28日不治。別有用心的人即說:「科興疫苗打死人。」簡直荒天下之大謬!「大人,係人都會死㗎喎。」(《審死官》,1992)

「張小四噚日上晝同陳大文打交,第二日晏晝瓜咗,關陳大文咩事呀?」戲中宋世傑這番偉論,正是針對邏輯謬誤「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後此故因此)而說的。這個謬誤,中文一般叫「後此謬誤」,指以下的錯誤推理:若A事件發生於B事件前,則A事件是B事件的因。

後此謬誤有很多著名例子,如成龍代言某產品,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有科學頭腦的人都明白跟成龍無關,但偏偏很多人愛宣揚「成龍魔咒」,這就是後此謬誤。如今阿伯26號打針,28號死亡,關科興咩樹?

阿伯死因可以很多,也許流年不利,也許五黃臨門,沒證據顯示跟科興有關。我建議媒體報道必須字字小心,尤其是蘋果,否則又被人字字誅心,乘機誹謗你「誹謗」。人家誹謗蘋果,蘋果無仇報;蘋果「誹謗」,就是犯「國安法」了。

看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就評論得很體面,也很科學。他說「根據現時公佈的資料⋯⋯估計死因與疫苗有直接關係的機率相當低」。梁醫生去年曾公開批評以「健康碼」防疫,無任何科學證據,甚至有礙防疫,「科學上不可接受」云云,相信他並非黨的喉舌。

「根據現時公佈的資料」,表示有資料尚未公佈;「有直接關係的機率相當低」,表示還有未明言的「間接關係」。比如陳大文推張小四一下,張小四是不會死的;但如果推出馬路,然後張小四被車撞死,死因就跟陳大文沒直接關係。不知道這樣理解對不對?

邏輯上道理很簡單,實際上判斷就複雜得多。老翁之死與科興疫苗有否因果關係、有多大程度關係,固然取決於科學。然而市民信不信港府的科學,則不是科學問題。若證實死因與疫苗有關,賠錢事小,國家名譽和產業利益事大。請問專家的心理陰影面積有多大?

問我信不信政府,就當然信。老翁一死,我馬上向愛國藍絲解釋後此謬誤,叫他們放心接種國貨,並含笑拍心口保證:「絕不會有證據顯示科興打死人。」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