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玩Clubhouse,漸培養了一個習慣,見到某些人在個別的房,或者某些人開的房、就不會進去。經驗告訴我,某些人的威力是很強,好端端的一場討論,只要有他們存在就會完蛋。
跟朋友討論這情況時,朋友問:「為何這些人還有這麼多人follow呢?」
我沒有一個好肯定的答案。但似乎在社交媒體,曝光有時比質素更加重要。當這些人曝光與發言時,就算情況多壞,他們繼續在賺follower。而這變成了一種獎勵機制,隨口噏,無論題目是不是自己認識的,總有些意見發表,或者總要說幾句。反正多講幾句意見,又會多些follower。
這情況有點像早兩年。當時有位朋友說,這些年來很厭倦那些所謂時事KOL、政治KOL,有事沒事都要走出來說兩句。為求多出post,甚麼都要抽一抽水,或立論。當時有好幾位朋友都unfollow了若干的所謂時事/政治KOL。
昨晚聽Clubhouse,有間房又是談KOL。這令我有了更多思考。或者這就是KOL的天命。現在的KOL,依附在社交媒體維生。很多都以小聰明 + 出post量來力戰演算法,最後可能會出現不夠準確或沒有fact check等不夠專業(但不自知)的情況。
之前已經有人在Clubhouse開名討論個別「出名」的用戶及其行徑。但近幾天就更有人反建議,不要這樣做,因為他們不希望make stupid people famous。
Jansen 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