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成功扶貧 振興農村保政權

扮成功扶貧 振興農村保政權

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央及地方兩會均廣泛提出要振興農村和推動農業現代化。中央聲稱成功脫貧前後,又發出中央一號文件和成立國家鄉村振興局,被外界視為北京要力爭縮窄貧富懸殊。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向本報表示,中共一向重視農村穩定,擔心影響政權。

中共中央今年2月底發出的一號文件強調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解決種子和耕地兩個關鍵問題,確保糧產穩定。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月25日宣稱脫貧全面勝利,指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日,「國務院扶貧辦」正式改組「國家鄉村振興局」,目標是勿讓脫貧縣再墜「窮網」。不過,習近平自詡的脫貧「奇蹟」,貧窮標準僅為每日收入約10.6港元,較國際標準的約15港元低。

推工業化生產維穩

內地獨立政治學者吳強認為,北京宣佈成功扶貧,隨即推動振興農村,是為了推行新的農村和農業模式,「轉為工業化、規模化和節約化的農業生產」,所以要從農民手中收買土地,以實施高產的工業化農耕。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指,相對城市,農村的基本社會保障更不足,所以要確保農村經濟、農民生活,這是「整個社會、國家最重要的穩定基礎」,要防止他們生亂影響政權。習近平的脫貧工作由農村造起,如農村經濟不佳,「即證明其所謂的脫貧成績不亮麗」,所以要振興農村農業,交出一個「美滿管治成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