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近來在報紙上常常看見一個名詞叫作「文革式批鬥」,不大明白,就來問我,「文革式批鬥」究竟是一種什麼形式的批鬥?
我跟他說,世界上所有的批鬥都差不多,只因「文革」期間人都癲,癲了的人的批鬥也特別癲,所以被提出來當「批鬥典型」,為表示茲事體大,一說「批鬥」就「文革式批鬥」了。
所謂「文革式批鬥」,必由兩方面先發功。一是官方,一是民間。官方就是由官方喉舌,也就是這個日報那個日報,用所謂的評論員名義,找一個表面現象——或一本書,或一部電影,或一個現象——發炮攻擊,引起社會輿論,發動全民批鬥,表面上跟上述的作品或者現象鬥,實際上鬥的是這些東西代表的某一個人或某一種勢力。至於民間,其實還是有某些勢力在背後,「發動群眾」,讓「群眾」去貼大字報,或者打小報告「揭發」目標人物,由此「引起有關單位和領導」注意,將那傢伙揪出來,全民批鬥。
所以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但凡策動批鬥,就是吹響號角,拉開大幕,繼而行動,蔓延成一個政治運動。政治運動都以批鬥這個批鬥那個開始,到後來再鬥成一團。熟悉了這種規律的人,一看有人造輿論了,便知風吹草動,有的恐惶,有的輿奮,事情就這樣搞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