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星期,天水圍飛馬和愉園就未有如期繳付有關「綜合保障保險協議」費用而遭禁賽事件,足總的處理手法再次受到各界批評,亦引來很多球圈人士熱烈討論。
個人就有關足總對兩支球隊違反賽事章程而進行禁賽的判決也感意外,因為有球會拖欠費用也不是甚麼新鮮事,足總主席貝鈞奇同樣也是愉園體育會會長,由於身份敏感,所以足總對這次事件秉公辦理,本應是香港足球的一大改進,值得欣賞。
不過,足總在這件事上可以有更好的處理方法,如某些決定關乎整體球圈利益和有商榷餘地的話,就應事前私下聯絡兩會高層了解狀況,或是召集其餘港超球會高層開會討論,因為禁賽不單兩支球隊受影響,而是對整個球圈也有負面影響。
問題是如你以強硬手法處理事件就該去到最後,而不是隨後數天推翻紀律小組裁決,更打算將原本已宣佈取消的菁英盃四強安排重賽,這給人感覺做事太兒戲。
這尷尬局面本可避免,但目前所有的焦點竟轉到理文身上,因他們不接受菁英盃四強的補賽安排而遭受批評,但理文本身處於被動角色,沒理由足總程序上犯錯要球會埋單,加上本身可在四強出賽的球隊射手尼迪利剛掛靴,如進行補賽對球隊實力有一定影響,所以理文為捍衞公平公正的原則下,拒絕接受補賽安排亦可理解。最後我也替愉園一眾年輕球員感不值,整個分組賽都表現出色,難得殺入四強,但因一些球員無法控制的因素而喪失機會爭標,實在令人感到可惜。
陳偉豪 前港隊隊長
周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