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止中俄稱霸野心 美委員會反禁AI武器

遏止中俄稱霸野心 
美委員會反禁AI武器

【誓保龍頭】美國人工智能國家安全委員會(NSCAI)前天發表最後報告,對維持美國科技霸主地位、阻止中國2030年AI技術領先全球的野心,提出多項建議,當中指為免讓中國和俄羅斯有機可乘,呼籲美國和盟友不要支持制訂全球禁止AI自動化武器系統的條約,被關注人士批評推動不負責任的AI武器競賽。

報告指人工智能主宰明日戰場,配備AI的機械無論在感知、決策和行動,都比人類快和準確,今日軍事競賽鬥硬件,明日將鬥演算法,如果美軍「不配備以新概念指導的AI系統,他們將落後於人和被複雜的戰鬥癱瘓」,如海軍遭一大群AI無人機隊襲擊。

委員會承認,設計得不好的AI會增加戰爭風險,「但不運用AI去防衞有AI能力的敵人,無疑是自招災難」。他們指就算有禁AI武器的條約,中俄不大可能會遵守,所以美國和盟友不應支持制訂條約,但報告指使用核武不應由AI決定,仍需要總統明確授權,建議白宮促使中俄就此作公開承諾。

■人工智能可強化各方面軍事能力,包括美國海軍網絡司令部負責的網絡戰攻防能力。互聯網

被指推動軍備競賽

力倡立約的「阻止殺手機械人運動」發言人夏基批評:「這是一份叫人震驚的報告,對誰要被殺有決定權的AI武器勢必擴散。全球最資深的AI科學家都警告過他們會有甚麼後果,但他們仍要繼續,這將造成嚴重違反國際法的情況。」

委員會在報告反駁指,如果自動化武器系統受過恰當測試和由真人指揮官授權使用,是應該符合國際人權法律。報告亦反對毫無限制使用自動化武器,並呼籲對臉孔識別這些可作大規模監控的AI工具,作出「明智的限制」,建議國會立法規定聯邦部門對向美國人使用的新AI系統,進行人權評估,但未有像關注組織尋求對監控強制設限。

委員之一、Google雲端AI主管穆爾表示:「我們是要開發保存我們西方價值的技術,但同時須為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做的世界作好準備。」

這份750頁長的報告,有很大篇幅關於應對中國野心,指美國半導體生產技術需要維持領先中國至少兩代,監管機構長期以來在這方面的做法需要正式化,並需要與生產光刻機兩巨頭日本和荷蘭合作,限制這種生產最先進電腦晶片的核心工具出口中國,另一方面以巨額稅務優惠吸引晶片生產商在美國本土設廠。

倡放寬移民阻華奪人才

報告又建議美國公司出口晶片到中國,必須認證並非用於「促進侵犯人權」,並放寬移民法律吸納世界各地AI相關各方面人才,指這亦有加速中國「人才流失」作用。

其他建議方面,委員會提出成立新機構輔助總統制訂更廣泛的AI政策、成立大學訓練熟悉數碼技術的公務員、情報機關加速採用新技術,以及非國防AI研發開支五年內倍增至每年320億美元(2,496億港元)等。

英國廣播公司/美聯社/路透社

■美軍已採購的MUTT多用途無人戰術運輸車可載物跟隨步兵,但未完全自動化。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