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上山下鄉學者 子女送美澳

倡上山下鄉學者 子女送美澳

內地親政府學者或官員,常被批評「口裏說愛國,身體最誠實」。繼早前有「反美學者」陳平被揭長居美國後,近日又有曾經呼籲重啟「上山下鄉」的北京學者,被指將自己的子女送往澳洲和美國讀書,網民諷稱其為「陳平第二」。

北大黨委管意識形態

于鴻君是北京大學黨委常務副書記,兼任北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負責黨建、意識形態、思想政治的工作。他在2018年曾發表文章《建議國家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工程」》,提到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就業壓力,全國有860萬大學畢業生以及2,000萬失業農民工,但新增城鎮就業崗位只有900萬個。他建議啟動「新時期上山下鄉」,選招200萬名大學生到農村擔任教師、醫護人員和村官等。

文章當時引起很大迴響,他曾接受訪問時表示,認為文革時期的「上山下鄉」運動利大於弊,十分有益。不過近日他被揭不但沒有將自己的子女送去上山下鄉,反而讓兒子到澳洲留學,女兒則往美國波士頓留學。網民譏其為「罵美國是工作,去美國是生活」。早前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被稱為「反美鬥士」陳平,指自己在德州遇上寒流停電,嘲諷美國電網和能源供應脆弱,不過就被傳媒查冊揭發,他早在1991年就已經在美國買樓。

上山下鄉運動發生於1950年代至1978年,在文革時期達到高峯,主要是組織城市知識分子和青年到農村定居、勞動和接受教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1969年亦曾以知青身份,插隊陝西梁家河村七年。

網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