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今接受預約 長期病患慎打

BNT今接受預約 長期病患慎打

【本報訊】市民接種疫苗後,陸續出現多宗須通報的懷疑副作用事故,更有長期病患者打針後兩日死亡。另一武肺疫苗復星/ BioNTech復必泰今早9時開始接受市民預約,長期病患者應否注射疫苗成為關注點。有醫生認為長期病患者更需要疫苗的保護,是否適合打針需視乎病情是否穩定。

■市民接種疫苗後,需在休息區休息15分鐘才可離開。

專家:應待病情穩定才打針

第二針整體有效率高達92%的德國BioNTech復必泰疫苗日前運抵本港,今起接受網上預約接種,提供逾14萬個名額,由七間醫管局營運的接種中心負責。由於復必泰有效率更高,原本預計會吸引更多市民預約,惟突然發生一名63歲患嚴重糖尿病的老翁,接種科興疫苗後不足兩日死亡事件,或影響市民對疫苗的信心。

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科興報告上寫明糖尿病患者應「慎用」疫苗,但並非指這些病人不應打針,而是待狀況穩定後,例如糖化血紅素(HbA1c)持續穩定,才可接種。他又指出,一般而言,醫護人員在打針前,較常詢問病人有否疫苗或藥物過敏反應,很少詢問病人的慢性病狀況,因為難以「單靠病人把口話穩定,就信佢穩定」,要做更多相關測試才可確定,但此較花時間,接種中心未必做到。他呼籲有慢性病的市民,應先等待病況穩定才去打針。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指,會為診所的舊症病人優先注射疫苗,「因為本身已有佢嘅病歷。」若面對新症患者要求接種疫苗,必先問清楚過敏史、長期病等病歷,即使是長期病患者亦未必拒諸門外,「如果佢病情穩定控制,唔會話唔幫佢接種。」他解釋「三高」十分常見,並非接種疫苗禁忌。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是否有長期病患並非接種疫苗最主要的考慮因素,而是病情是否穩定。他們反而更需要疫苗保護,得益更大。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亦指今次的死亡事件未必與疫苗有關,外國早前亦有接種疫苗後死亡的個案,最終調查發現與疫苗無關。他認為長期病患者接種疫苗利多於弊,若病人病情控制得好,可繼續預約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