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星期本港十大屋苑成交活躍,經紀們都告訴我現在是「樓市大陽春」之勢。身邊就算一些長期租樓的友人,竟都蠢蠢欲動伺機想入市買物業,這點有兩個解釋:首先是經過《國安法》之後,香港傳統的政治平衡已被打破,人們預視長時間的政治格局將更穩定,香港越來越有「新加坡模式」的感覺;其次是疫苗效應,當疫苗陸陸續續抵港,即使未親身打疫苗,市場上的觀感是救藥到了,疫情終將完結。
當香港政府的主事官員仍然標榜自由經濟,是世界最佳的金融城市,但同一時間卻對民主派的參選人進行大搜捕,在《國安法》的主宰下,中央直接將傳統的政治平衡打破。換言之,現在立法會上,已經沒有反對派,基本上政府想做任何政策,實施任何法律,都必定獲得通過。試想想當年的23條,和現在的《國安法》比較,基本上23條是否通過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如果政府仍向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宣稱香港仍然是以往的香港,無非是掩耳盜鈴,基本上《國安法》通過後,香港已經變得不一樣。股市大升大跌,以致樓市暢旺,其實都只是表面的華衣,揭開華衣下全部都是慘不忍睹的現實。
最直接的影響是當香港在政治經濟上,失去反對力量,哪怕是很少的反對力量,本來團結一致對外的建制派,突然所面對的「敵人」一夜之間全部消失,於是便會逐漸開始內鬥。現在最主要的風向是將矛頭指向傳統政府內的政務官(AO),由於香港並沒有執政黨,行政的權力自殖民地以來,一直牢牢握在政務官系手上。如今見到建制派開始出現對政務官的攻擊,葉劉淑儀捍衞自己出身的AO體系,卻遭到輿論攻擊。昔日的建制派開始出現分歧,看似歌舞昇平的香港,其實暗藏波濤。
至於范徐麗泰提出將區議員撤走,不再成為特首選舉的選委,這是尚未發生的議程;但很大機會發生,因為中央政府已無法忍受任何對其權力任命出現威脅的可能性,派范徐麗泰出來試水溫,只是預先通知的性質而已。
我等小市民既沒法參與任何政治的操作,也不期望香港能回復以前的社會情況,訴求變得越來越卑微:就是只求能夠在香港好好搵錢、保存財產而已。由陳茂波所主導的最新財政預算案,向股票稅開刀,逆世界潮流而行,真是「天才」之舉,投資者個個怨聲載道,亂世之中,理財唯有更加審慎,哀哉。
藍友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