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聞攝影展夭折,展出的香港抗爭照片,香港人已經見過,甚至是照片中的一部份。浸大叫停展覽的即時效果,令人更想翻開2019的血淚記憶。一時間,被射爆的眼,被防暴壓倒不斷從口腔爆流一地的血,FA痛哭請求防暴允許進入地鐵救人,被推倒在地艱難舉起社工證那一瞬,速龍們對付一個被挖苦的黃色object,熊仔餅與浮板盾中槍的慢動作重loop。而理大游繩的照片就算沒有得獎,與校外的拱磚陣一樣,佔據了每個香港人的心。太古廣場上的黃衣,尚德停車場墮落的黑影,就算大學撤展N次,對2019-20的記憶封鎖,效用比科興50%低更多更多,封得幾耐?以為讓記憶唔見得光過到校董那一關就符合愛國者治校嗎?
攝影記者沒停下來的空間,從19到21,世界走向暗黑荒誕三部曲。2020市民淒涼排隊買口罩,到国安法出沒注意下頻密的大拘捕。到今年,被沒收的旅遊證件竟然被法庭關照「記得包括BNO」。這一切,在世界新聞鏡頭中可能及不上俄國示威和緬甸軍方暴力鎮壓,縱使在快門中失焦,香港人身份和初衷始終沒變,凝視每個selfie的機會,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