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教師指新通識吹捧中國

九成教師指新通識吹捧中國

【本報訊】通識科被教育局大幅閹割、增加大量有關國民身份認同的課程,被批淪為愛國教育。教協昨公佈有關修訂的教師問卷調查,當中近九成教師不同意新課程是依據通識科的框架建立,超過九成教師認為新課程不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協促請局方尊重前線教師的專業意見,撤回修訂方案。

無助培養學生獨立思考

教育局上月就高中四個核心科目的修訂進行一校一問卷調查,諮詢期今天結束,惟問卷被質疑以同意修訂為前設。教協上月11日至27日,透過電郵向1,042位教師發出問卷。調查發現有82.2%教師認為教局諮詢方式難充份反映前線意見。

調查發現近九成(88.3%)通識科教師不同意新課程是依據通識科框架建立,更有逾九成教師認為課程未可培訓學生「慎思明辨、理性思考」等通識科宗旨。至於新設的三大主題,八成半教師認為內容片面,僅集中討論中國成就,難免令人質疑涉政治干預。

新通識科要求校方安排學生到國內考察,約六成教師反對相關要求,74%則認為考察的表現不應納入校內成績表,87.5%覺得不應反映在文憑試證書上。

教協副會長葉建源認為教育局9月落實新修訂是操之過急,因校方要作人手調配,中三學生亦需時決定選科,惟新修訂不見能改善考試主導的學習模式,認為教育局不應「踢波」將問題交給學校處理。

教協理事、中學通識科張銳輝老師亦促請教育局作專業諮詢,聆聽前線教師的意見,強調教局日後如要再追究教學質素時,不應將責任歸咎於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