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恒指見頂大轉勢

慎防恒指見頂大轉勢

【本報訊】港股上周兩度大瀉,整周大跌1,664點,觸發股民憂慮是否港股見頂訊號。本報訪問了4名專家,好友譚智樂、李振豪稱恒指未於高位回落夠一成,加上預期內地托市,認為訊號未出。林嘉麒、林少陽反駁指上周港股於高位大成交回落,加上一彈即散的走勢,認為訊號已出,港股無力再上;不過即使二人看淡,亦認為落後股有潛力向上,毋須全面清倉。

譚智樂:未現技術性熊市

恒指由2月高位31084點,跌至上周五的28980點,跌幅6.77%,耀才證券研究部副經理譚智樂表示,技術性熊市是高位跌兩成,因此若港股再跌超過一成後,將為見頂訊號之一,即是跌多約1,000點,至27975點。他指另一個見頂訊號可留意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若「雙牛」訊號出現後,大市短期抽升並突然大插;或穿牛熊分界線(250天線)則為見頂訊號。

譚智樂認同目前正處於牛市結束前的「牛三」階段,不少三線、細價股炒上,「好多隻都倍升,甚至入五十大升幅股,主要由於影子股效應,情況不健康」。但預期今年第一季未會爆,「現時基本上牛三條件齊晒,包括全民炒股、二三線股炒上、成交金額活躍、新股超購大倍數等。不過除非經濟復蘇概念、電動車發展至2025年嘅願景等因素有大轉變,否則即使年尾央行收水,亦未必導致大市轉變」。

他建議無貨者可現階段分注吸納;持貨散戶則檢討倉位,「今年跑輸大市反而可能因為揸得多現金;或炒到爆為止,用於儲利潤抵銷跌市損傷」。

李振豪:北水料續撐大市

東亞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策略師李振豪預期,大市短期在30000點上落約5%。見頂訊號要留意內地財金政策,以及北水的動向,而他暫時保持樂觀,認為未出現負面的見頂訊號,「短期內,臨近兩會喺3月4號舉行,中央或有降溫動作同傾向穩定市況,若加上疫情順利受控,大市向好機會大」。

北水撤走是另一個見頂訊號,他指騰訊(700)、阿里巴巴(9988)、美團(3690)、小米(1810),都是主導大市上落的北水焦點股,而A股無相關股份,內地人始終都要南下買港股,暫時未有撤走的趨勢,因此不會拖累港股。即使上周五大跌市中騰訊再跌4.2%至662.5元,騰訊於66.4億北水成交中,錄得近500萬元淨流入,未被淨沽出。另外疫情逐步受控,市場憧憬本港即將「通關」,故短期「港概股」對指數有支持。

他建議投資者現階段可部署疫情復蘇股;國策相關的環保、內循環、能源車等股份;以及北水焦點股,以在逆市中保持實力。

林嘉麒:債息升成黑天鵝

宏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指,各國的量寬政策將市場扭曲,以往數據已不合用,「例如你計美股市值、PE都不斷創新高,講咗見頂10個月」。他認為市場已出現泡沫,當有黑天鵝事件,就是股市見頂訊號,而港股上周一彈即散,就是見頂證明。

他認為今次的黑天鵝就是美國債息抽升,引發港股急回。上周市場預期美國通脹加劇,美國10年期債息一度突破1.6厘,吸引資金從股市流入債市。

他判斷黑天鵝已出現,港股短期無力再挑戰31000點高位,「上年、今年累計大升幅嘅新能源股、光伏股,大家都鬥快沽咗先,舊年炒乜就跌乜」。然而,俗稱「港股恐慌指數」的恒指波幅指數上周急升兩成至26.7點,但對比去年3月66.7點仍有距離,「暫時轉入舊經濟股,斷估跌到落28000或者28500水平,恒指就有回穩機會,到時資金會流返去科技股」。

他指要多方面配合,恒指才能再創高位,如債息重新回穩、有疫苗的好消息,若疫苗對變種病毒無用,再有新的黑天鵝出現,就是新的黑天鵝、見頂訊號,觸發人踏人沽貨。

林少陽:大成交急跌勢危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林少陽指,去年尾至今,港股成交額活躍、升勢都急,「見到多咗散戶炒股,現時先嚟參與個批,相對冇咁有經驗,令個價容易不合理地搶高」。他認為每逢港股成交錄得歷史新高,都並非好訊號,而上周三出現高位大成交回落,更是一個見頂訊號,「通常跌市而成交額咁大,都唔係好訊號。而且所有牛市末期,都係成交額升得好急」。

上周五恒指大跌千點,他指恒指穿了10天、20天及30天平均線,10天線已見頂回落,故不看好港股走勢,「殺落嚟成交都大,30000點樓上個頂會比較重,難啲上返去,尤其當炒股下調幅度可以好大」。

他指新舊經濟正換馬,只是那些舊經濟股份於恒指的權重細,甚至不是恒指成份股,無法推動恒指走勢。因市場認為通脹會提前來到,正考慮將資產重新配置,令去年至今大幅炒上的高增長股,尤其無盈利的高增長股受壓,而大落後的價值股會重新被吸納。

恒指難再創新高,但他認為亦有賺錢機會,「上星期五大市跌千點,但要入top 100股份,最少都升3%,好多都係舊經濟、商品相關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