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不滿政策斷層 向公僕開刀

京不滿政策斷層 向公僕開刀

【本報訊】繼民主派議員和區議員、法官、專業團體如香港大律師公會後,政府高官也淪為《大公報》頭版批鬥對象。今次批鬥高官之餘,建制陣營提倡的「健全」官員選拔審核制度,其實早在2012年已有伏線。有評論員指,中央早就開始處理執行北京政策斷層問題,中國社科院多年前更曾出版一份報告,建議香港特區政府常任秘書長人選要由中央審批。

《大公報》昨日以頭版批鬥食衞局常秘劉利群,其社論更提倡設立官員選拔審核制度。《大公報》刊登前新聞統籌專員馮煒光的文章,更仔細地建議日後政務官擢升須得港澳辦和中聯辦同意。

2012年藍皮書埋伏線

馮煒光的建議其實與2012年6月由中國社科院出版的《香港藍皮書——香港發展報告》不謀而合。《報告》由時為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的薛鳳旋推出,薛亦曾推出讚揚中共進步、無私兼團結的《國情專題教學手冊》。

當時《報告》直指香港公務員系統與中央存在分隔,不滿公務員認識內地不深,建議常任秘書長人選要由中央審批,並由中央控制對主要官員及常秘的推薦權,同時常秘應與局長一同到北京述職。

熟悉內地時政的評論員劉銳紹指,中央認為香港執行北京政策存在斷層多時,2012年習近平登上中國國家主席後,中央已着手向公務員和常秘開刀,繼而出現前特首梁振英時代,公務員培訓處對異見講師及敏感題材一律「全部唔准搞」。當立法、司法機關經過整頓,選舉、教育等範疇也被肅清,劉銳紹認為,北京向行政機關入手,並要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今次不會是最後一着,因為前年四中全會提出的方向,不是一年半載就能完成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