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佈向每名港人派發5,000元電子現金券,爭議不斷。財政司長陳茂波表示,電子消費券細節存微調空間,是否分五期發放要平衡意見;消費券使用範圍越闊越好,料有乘數效應。他重申,消費券有利經濟,盼市民可有「多餘錢」,「使得開心啲」,亦會協助商戶安裝電子支付設備,下一步將和八達通公司等商討執行細節。
陳茂波昨日出席港台節目,電子消費券使用範圍越廣越好,限制越少越好,市民也可將消費券用於本地商戶的網購平台,較好做法是每次發放消費券的金額不要太多,亦要限時及限制在本地使用,經濟效益會最大,但承認這只是粗略假設,「係好粗好粗嘅測算」。
他承認,難免有市民將消費券用於日用品、無額外消費,但不會因個別情況而放棄大局觀,相信措施拉動整體經濟才有「乘數效應」。
市民關心電子消費券的執行細節,例如是否分五期發放影響購物力,陳茂波認為執行上存在微調空間,有市民擔心每次使用的金額大,只有大商戶能得益;就大金額商品,商戶可推出免息分期等推廣,政府需平衡多方意見,聽意見及整理後再公佈。
台灣及澳門過去發放消費券後,對經濟刺激不大,他辯稱,各地發放的消費券金額及推出時間不同,本港經歷兩年經濟衰退,有「多餘錢」給市民使用,「希望大家使得開心啲」。他出席商台節目時補充,政府會爭取暑假可發放首次電子消費券,亦會跟進電子支付公司收取行政費問題,盼不會增加商戶負擔。
財政預算案亦建議提高股票印花稅0.1%提高至0.13%,他認為不會影響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投資成本不是要「同人鬥平」,而是要提供更多投資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