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若無手機沾指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詠物誌●若無手機沾指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古惑仔之父」、人稱牛佬的漫畫家文啟明「登六」在即,最不習慣去習慣的兩件事:口罩蓋面、手機在手。他左右手恒常配備的明明是鉛筆、奶茶、萬寶路;早已成為都市人身體一部份的手機,對他而言遙遠過海王星的塵土。

是,他活了59年人最近終於出了人生的「處女手機」──一部Samsung的Note 5(最新型號已出到Note 20)。「係我冇咗公司,冇咗枱頭電話,拍檔倫裕國將佢部舊電話畀我用。」倔強如牛的牛佬仍然寸步不讓。「呢一刻我都唔認為冇咗手機唔得,搵唔到我咪下次搵;沒有非我解決不可的事吧?就算十萬火急你搵我都未必解決到啦。例如屋企火燭你搵我做乜啫?打九九九啦!」對於一個開車還用實體地圖的人而言,手機的確用處不大。

牛佬與手機,就如林鄭與廁紙、林作與拳擊,這麼近、那麼遠,格格而不入。

經歷廿八載共2335期,全球最多期數長篇單元漫畫《古惑仔》去年驟然完結,江湖恩怨一朝了。走過紙醉金迷的九十年代,經歷金融風暴、科網股爆破、沙士與網上盜版等前塵,《古惑仔》最終捱不過疫症與世道,退隱江湖。

投資古惑仔冰室 港漫迷有聚腳地

漫畫了結,牛佬卻與拍檔轉戰餐飲業,籌備逾年的「古惑仔漫畫主題冰室」昨日正式開幕,截稿前未有機會去一探是否真有洪興炒飯、細細粒紅豆冰、陳浩南乳雞煲、脆香包皮奶油豬、燉山雞湯和乾燒伊麵。吞雲吐霧的牛佬笑言:「不為延續古惑生涯,只願給港漫迷一個聚腳地,近退休之年才學人投資。」時移世易,今日亦難以請到幾位經典電影主角到場剪綵。

幼年時代鄰居覺得文啟明聲線沉悶如牛、鼻大似牛、個性像牛,於是得「牛佬」稱號。怎知他一生果真貫徹了導演(上帝)賦予的人物性格,對工作如牛死忠堅毅。13歲入行、曾經替黃玉郎做草圖員,到九十年代另起爐灶。守業28年,牛佬守着的更是一段不為人道的艱辛創作史,無日無夜的伏案工作、一天抽四包香煙(年輕時抽五包),牛佬沒有手機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打枱頭電話就能找到他,除了潛了水(牛佬先後考獲潛水dive master潛水長資格),他與工作二為一體,生活卻是陌生的概念。

牛佬回憶,剛入行時曾覺得做漫畫沒出息,離開一年,做過苦力、司機、油漆工人,猛然想到「難道一生髹牆?」最後還是死死地氣回去做漫畫。一做,就大半世。人生大起大落,曾意氣風發到在辦公室養洛威拿、買跑車掃豪宅,千禧年卻破產收場,四年後又極速翻身,他明白人生失意、得意須盡歡。

醞釀新書 繼續榨乾人生

靠《古惑仔》一本漫畫走天涯,主筆牛佬試過沙士為救書改為「三日刊」,同事又跟佢癲玩命,「三日刊不只香港獨有,更是全世界都做唔到,做呢行係榨乾成個人生與青春,不為人道。」去年畫下大結局最後一筆時,牛佬坦言沒有不捨。「反而感覺最怪是放低筆後,感到無所事事,這麼多年來都沒有試過沒有工作在身。」最諷刺在工作室朝夕相對的,竟是座椅背後無門慧開禪師的一首詩偈:「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工作狂的好風光,自是無日無夜的工作。

《古惑仔》被拍成系列式賣座電影、改成線上遊戲,但牛佬不諱言,「認識黑道中人除非為『攞料』,我畫《古惑仔》是工作,其實我本身是幾討厭黑社會的。」煙不離手的他江湖味濃,其實他更像文人,平生最愛看的作家是李碧華。「佢寫人做愛寫得好細膩,明明女人卻能寫出男人的視野。」

《古惑仔》曲終人未散,牛佬其實在醞釀新書,並正物色新寫字樓。「畀自己一起身有得返工,返工做乜唔知,起碼返去同人傾吓偈,除非諗唔掂否則都係想做返漫畫。」

驀然回首,才發現人活着是一種心情。牛佬應該很快便再投入無日無夜的伏案生涯,或者到時又會丟掉手機,做沒有手機的都市怪人。

鄭天儀

文藝平台「The Culturist 文化者」創辦人、大業藝術書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