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嘟完冇通知 資科辦賴網絡

安心嘟完冇通知 資科辦賴網絡

【本報訊】「安心出行」應用程式自推出後成效屢遭質疑,「名潮食館」爆疫後,更有食客反映未收到通知。副政府資訊科技總監黃志光辯稱,名潮食館群組有14名確診者使用「安心出行」,他的朋友曾到訪名潮食館所屬的K11 MUSEA商場,也有收到通知,市民收不到或因手機網絡問題。資訊科技界選委黃浩華批評,「安心出行」一直未能成功追蹤潛在個案,抗疫成效根本存疑。

黃志光昨出席疫情簡報會主動講解「安心出行」的運作,關於名潮食館爆疫,有14名確診者有使用「安心出行」,而程式至今已將確診人士去過的48個地方透過程式通知用戶,至今亦已發出逾2,400個感染通知。程式現時的下載量已超過296萬次,當中約97%來自香港地區。

有安心出行用戶在當局強制檢測的指定期間內進入過名潮食館,卻未有收到程式通知。他辯稱,其朋友曾到訪該商場,亦有收到相關通知,有用戶收不到通知或因手機網絡問題。他續稱,當局正考慮為「安心出行」增加不同類型的通訊訊息,如發出有關強制檢測的通知,強調現時用戶只要與確診患者在同一場所「一分鐘重叠都會有通知」。

IT界:抗疫成效存疑

創科局局長薛永恒昨在另一場合補充,「安心出行」的使用者要和確診者在大約同一時間出現於同一場所才會收到通知,強制檢測涵蓋時間則較長,例如確診者在18、19日曾逗留該餐廳,強檢時間則覆蓋至24日,或因而導致部份程式用戶未有收到通知,當局將檢視「安心出行」是否要擴展至強檢層面。

民主派資訊科技界選委黃浩華批評,「安心出行」一直未能成功追蹤潛在個案,下載量雖多但亦不等於使用率,「從來冇人知真正有幾多人使用」,抗疫成效存疑。他又直斥黃志光不應「賴市民個網絡同埋電話」,資科辦研發程式應顧及不同的手機型號,而非怪責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