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撐電子券 薛永恒:紙本難防偽

力撐電子券 
薛永恒:紙本難防偽

【本報訊】預算案提出全民派發5,000元電子消費券反招民怨,其中一項爭論是電子券對長者及街市消費不便。創新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辯稱,紙本消費券有防偽問題;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則認為,從智慧城市角度,「如能夠用電子方法梗係最好」,消費券這形式亦是來自零售和旅遊等業界的意見,相信是直接和有效的方式。

薛永恒說,去年登記派發一萬元時,已詢問市民是否願意以同樣的登記資料作日後類似的派發安排,如市民之前已選擇同意,已是向當局提供了相關資料,但今次派發的電子消費券,也加插登記人期望用甚麼類型的消費系統領取消費券,市民屆時或要提供額外資料。

薛永恒指,系統安排登記的時間「唔需要太耐」,反而是過程中要與不同的政策局和相關企業討論,期望可盡快落實有關工作。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則在電台節目上表示,派發消費券是為了刺激消費,與上次向市民派發一萬港元現金緩解市民經濟壓力有分別,因此政府計劃分五次向市民派發消費券,以提升刺激消費的乘數效應。對於六億元行政費,許正宇說只是預算,形容「好似問阿媽攞錢攞多少少」。

疫市加牌費 陳帆:改善擠塞

另一招致民怨的預算案措施是大幅調升汽車登記稅及牌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解釋,措施旨在緩減私家車數目增長,改善路面交通擠塞,節省市民出行時間,令香港成為更宜居城市。

目前私家車佔整體汽車數量逾七成,過去十年由約42萬輛大增近四成至超過57萬輛,對路面交通構成沉重壓力,令市民出行時間增加,並加重路邊空氣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