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段時間才能出外旅遊,如果等得太煩躁,提議大家到戶外放放電。跑步、行山、滑水很好,但有些朋友不喜歡這類運動;露營自上年五月開始被禁;沙灘如是;不用氣餒,還可以野餐。
所有動物皆源自野外,人類亦然,但只有人類才會把自己困在石屎森林之內,想想也知不正常。如果記不起上一次靜靜坐在戶外看風景是那年那月,明顯有問題,科學家說的,電腦久不久要boot機,動物無異,大自然是人類boot機的設置。信科學,閒時到戶外歇一歇,研究說,有以下好處:Cortisol是我們的緊張賀爾蒙,幫助提高驚覺,盡快作出逃走或扺抗flight or fight的反應。城市工作壓力大,時常戒備,Cortisol上去之後不懂回落,雙肩不自覺長期繃硬,說的是你,觀察一下,現在是否這情況?重置不難,只須要在戶外看看風景,二十分鐘開始逐漸正常。好處數不完,注意力會更集中,白血球增加可以強化抵抗力,眺望遠景能幫助視力。Michigan大學做了一個實驗,二組學生參加記憶測試,一組在戶外行一段時間,另一組留在城市,前者的準確度比後者多了二成。有沒有試過正想做一件事,轉頭便失憶?生活太急,應接不暇,懷疑大家有同樣問題,任何活化腦細胞的活動皆是好活動。
有朋友問,有沒有不用流汗的戶外活動?因為太久沒接觸太陽,急不得。當然有,我與太太常做,可以野餐去。首先要搞清楚,野餐的重點,不在運動,在偷懶,沒有心理壓力,適合任何年齡性別身形。查實香港有不少公園,擁無敵海景,乘車而至,夠方便了吧?我們去得最多是山頂公園,十分高級,我懷疑因為是山頂的關係,有專人特別打理。那裏地方寬敞,上下分層,四季花開,二月白梅,四月繡球,爭妍鬥麗,還有維多利亞式涼亭,整個氛圍就是引誘我們打開一大張格仔布坐下享用。
偷懶也有偷懶的規格,務必搞得舒服妥貼有一種享樂的感覺。一大塊布,一籃子食物是基本準備。近年很流行沙灘營,打開便整個彈出來那種,一百元起,內裏可坐2至4人。我們試過了,有點侷促,而且阻礙景觀,除非想在戶外午睡,用處不大。始終不是日本人,坐在地上很快會腰痛,轉來轉去,雙腳不知怎樣放。所以說,野餐,最重要有一張椅子,手裏拿着一杯啤酒,或餐酒,坐得舒舒服服,樹蔭走到那裏椅子轉到那裏,才有一個嘆世界的樣子。「露營椅」在戶外用品店有售,設計聰明,摺合一包如前臂長度,重不過三磅,能負重四百磅。有椅應有枱,很多人不明白,去野餐,何解要枱?其實大有用處,切芝士、水果,放一杯酒,需要一個平坦表面,亦可避一避風沙,況且,坐在椅上,伸手至枱,不費力。碳纖「露營桌」體積更小,重二磅半。這些用品網上有售,平貴隨意,包括Silicone collapsible cups。可伸縮的矽膠杯,一面小的喝咖啡,打開另一面喝酒,一杯二用,收納成一片。如果你們如我一樣喜歡機關,見到這些用品會變成小朋友。食物百花齊放,我會預備一些,然後在野餐地點附近再加碼,山頂公園有小食亭,咖喱魚蛋,唔駛講。其他好地方介紹,數碼港海濱、觀塘海濱、西九長廊、佐敦谷公園。如果喜歡出點汗,選擇太多了,任何山徑高眺草地,任何離島臨海平原,皆正,更可避開人群。西環海旁,坐出欄杆外看日落,也不錯,趁天氣還未太熱,野餐去吧,給腦細胞一些天然養分。
有一些問題:限聚四人,可以坐在公園及郊外,為甚麼不能坐在沙灘?為甚麼還要封沙灘?四人可以同枱吃飯,何解不准露營?為甚麼?為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