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創零售業,不少市民轉營網購生意謀一線生機,可是過去一年半,10多間專賣潮物的網上小店不幸遇上「P圖入數紙」騙徒,損失近10萬元。中招店主指,騙徒利用以櫃員機「過數」收款人不獲通知的漏洞,多次P圖犯案,有店主只象徵式收到一元入賬,卻遭騙徒騙去價值1,290元貨物,後悔莫及。一眾店主自組聯盟報警及網上緝兇,竟揭發犯案是一名17歲少女,少女更用孖生妹妹身份掩飾,記者日前找到女騙徒,她聲稱會去警署自首備案。
記者:黃麗英 盧藹雯 江子堯
記者聯絡到多名中招網店店主,他們自行收集女騙徒傳來的「P圖入數紙」作為被騙證據,自組苦主大聯盟,並發現騙徒先後利用四個手機號碼犯案,發出入數紙。他們指,涉案女騙徒行事小心,極少現真身去取貨物,多數是進行交易後安排速遞送貨,其中潮流服飾店店主Anson是唯一曾見過女騙徒的,他稱前年12月有一名少女到其店舖購買多件運動上衣,共值2,100元。
當日少女親自上門取貨,但稱忘記帶入數紙,於是出示入數紙照片,Anson不虞有詐交出貨物,其後檢查賬戶才發覺當日只收到100元,但相片中入數紙相片確是顯示入賬2,100元,估計騙徒把100元改成2,100元。他事後憶述,「對佢印象就係一個有禮貌嘅女仔,係睇唔出嘅」。
潮流服飾店店主Ken及Nancy,本月初寄出兩個手袋給客人前檢查賬目,發現兩筆合共3,498元的款項沒有入數。翻查紀錄,見買家有提供入數紙的照片,他們詢問買家原由即遭對方封鎖,始懷疑事件有詐。原來騙徒透過自動櫃員機入數,到最後步驟按下「取消」。得到一張顯示為「取消」的通知書後拍照,再P圖將「取消」改為「接納」,假裝是交易成功的入數紙傳送給她。
Nancy在網店專頁分享事件警世,多達10多家小店留言曾被同樣手法欺騙,當中大部份是黃店,涉款近10萬元。只要是有價值的貨品,都難逃魔掌,「香水又有、美白(產品)又有、性玩具又有,乜都呃」。騙徒騙取貨物後,即透過網上二手交易平台carousell出售套現。
眾苦主互通訊息,揭出最少四個曾以P圖入數紙購物的電話號碼。雖然騙徒每次以不同電話號碼、名字及戶口號碼行事。但苦主綜合資料後,發現曾經有不同姓名及銀行戶口號碼的人,以同一個電話號碼下單。又或者不同電話號碼,提供的入數紙戶口號碼竟是同一組數字。懷疑多宗騙案由同一夥人所為。
Nancy根據上述可疑電話號碼翻查紀錄,驚覺去年3月起最少被「光顧」五次,損失近15,000元波鞋、手袋及衣服等貨品。其中一次因為斷貨,將799元經轉數快退至騙徒一個戶口。於是經轉數快電話號碼聯絡對方要求還錢,對方自稱是騙徒家姐,否認行騙,「家姐」只願退回799元,拒絕償還其餘款項。
另一中招飾品店東主Max透露,去年11月起,一個月內收到六次假入數紙,合共損失近萬元。雖然六張假入數紙由三個不同電話號碼發送給她,但她在Carousell上找回多件被騙去的貨品,均由同一個賬戶出售,相信所有假入數紙是同一夥人所為。Max指,入數紙的像真度極高,她曾到銀行查詢事件,職員看完多張P圖入數紙亦看不出破綻,「職員話睇落張入數紙都係正常,當刻都答唔到到底係銀行有問題,定係個客冇入。」
一眾苦主在網上追尋女騙徒,其間有人找到一名少女,該少女否認行騙,反篤灰指其孖生姐姐才涉案,店主其後發現女騙徒是一名叫Jenny的17歲少女,於是公開其照片提醒同行小心。
據知,暫時有兩名苦主報警。警方指本月9日接獲一名網店女負責人報案,指去年11至12月期間,有兩名顧客在網店選購多項產品後,發送懷疑虛假的櫃員機轉賬證明。初步調查後將事件列作「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由元朗警區刑事調查隊第二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律師陳惠源指,以「P圖入數紙」或假支票騙取網店貨物和金錢,或觸犯《盜竊罪條例》第17條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最高可監禁10年。他指香港沒有未滿18歲而不能提告的說法。另外,苦主可透過民事索償向騙徒追討被騙貨物或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