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思維 - 古德明

高階思維 - 古德明

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身膺重寄,表明要把新香港通識教育弄得「做不到高階思維」。不是高階知識分子,當不知高階思維是何物也。

從前,我們有「高等」,例如《處州府志》卷十八載:「(明朝)陳中州,字洛夫,自弱冠應試,屢列高等(居優秀之列)。」級別較高者,後世也稱為「高等」,例如蔣百里就曾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高等顧問。此外當然還有「高級」。著名的牛津英文詞典《The Advanced Learne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第二版一九六九年有英漢譯本,主編是臺灣學者吳奚真,是為《牛津高級英漢雙解辭典》;第三版一九八四年有英漢譯本,主編是臺灣學者張芳杰,是為《牛津現代高級英漢雙解詞典》;第四版一九九四年有英漢譯本,主編是大陸來港的香港大學教師李北達,書名卻變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那是我第一次看見「高階」這下流詞語,不料現在連思想都有所謂「高階」。

人誰要用「高階」思維,誰要用「中階」或「初階」,只有控制學生思想的大老爺才知道。傳統中國只會鼓勵學生慎思、細思、深思、覃思、近思等。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迷惘)。」孔門為學之道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細詢所學,以親身經歷思考印證)。」新香港則要把通識教育變成着重「認識」而不重「高階思維」的學科,我不敢說是進步還是退步,但深信這一定比孔門教育之道更加高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