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局下月將公佈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目標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車等。預算案率先宣佈提高「一換一」電動車首次登記稅最高寬免額15%至287,500元。政府消息人士形容做法大膽,冀進一步推展「在家充電」,將為法團提供資助。
預算案指,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報告下月公佈,措施包括2035年或之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擴展電動車充電網絡等。政府消息指私家車數量增長嚴重,「唔鼓勵買新車」,政策大方向是壓抑私家車增長,同時迎合全球趨勢,鼓勵使用電動車和其他新能源車,預計加稅及上調「一換一」寬免額後,未來對電動車需求上升。
消息人士指「一換一」首次登記稅最高寬免額由25萬元增至287,500元,增幅15%,算是大膽做法。有關計劃2018年開展至去年底,全港共有約7,500輛電動車落地,當中約6,700輛有參與「一換一」,佔近九成,「所以一換一係成功嘅計劃」。
消息稱,政府一向主張電動車「在家充電」,但一直面對屋苑業主立案法團反對和電力不足問題,電動車藍圖報告將有所着墨,例如為法團提供資助、兩電提供技術等;藍圖也會提及的士小巴等商用車輛充電問題。消息指目前全港有3,300個電動車公共充電站,三分一位於政府場地,其餘為商場或公共地方。
環保組織綠惜地球倡議及傳訊經理楊日輝認為,港府定於2035年淘汰燃油車的目標不夠積極。他舉例歐洲不少國家如丹麥、瑞典、荷蘭、愛爾蘭2030年將淘汰燃油車,挪威更將目標定於2025年。
楊日輝期望,下月公佈的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會列出更多具體目標,日後才能評估政策成效,例如計劃增設的充電站數目及地點、會否發展氫能或其他低碳能源電動車,以及如何回收老化電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