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電子消費券最快暑假始登記,參加商戶須提供特定支付工具,小店或未能參與計劃。多間小店批評做法太遲,「對小店嚟講、對𠵱家受影響、手停口停嘅人嚟講,真係完全冇幫助」;有店主亦質疑:「如果小店都唔得,你就永遠都係幫助啲大財團嘅話,咁我哋就唔會再有營商空間。」
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認為,電子消費券金額比預期低,「5,000蚊今時今日嘅香港做到啲咩?」加上最快暑假才登記,未免太遲。有消息指,政府傾向多於一個支付工具營辦商參與,但會依照營辦商普及程度、經驗、商戶數量、籌備時間等條件篩選,令人憂慮小店或未能參與。他指出:「唔好理黃定藍,如果小店都唔得,你永遠都官商勾結,你就永遠都係幫助啲大財團嘅話,咁我哋就唔會再有營商空間。」
網購平台「光時」負責人Kate批評,政府自去年推出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今年再無新政策支援小店。今次推出消費券或對生意有少許幫助,「但對小店嚟講、對𠵱家受影響、手停口停嘅人嚟講,真係完全冇幫助」。現時政府對網店未有條例規管,難以界定網店規模、商戶數量等,最終或只憑政府主觀篩選參與網店。
售賣電子產品的iDeal Shop肥老闆認為,計劃予人感覺小店難以參與,「(官商)喺度圍威喂,好似PayMe係益滙豐,畀晒大集團同大型連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