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美媒報道指,美國總統拜登最快今天(美國時間24日)簽署行政命令,與台灣、日本和韓國等夥伴合作,保障晶片等供應鏈,減少對中國依賴。
行政命令將於四項戰略物資落手,分別是藥物、稀土、半導體晶片及高容量電池,希望能確保這些戰略物資由美國及其可靠盟友製造。外界預計,美國與台灣、日本和韓國合作生產晶片,稀土方面則會與亞太經濟體如澳洲合作。報道提到,美國計劃與盟友分享重要產品供應網絡資訊,研究如何互補生產,但希望合作夥伴減少與中國的生意來往。有美國官員強調:「行政命令並不是針對中國」,拜登未來將在國會尋求兩黨共識。
拜登周二又跟加拿大總理杜魯多進行視像會議,二人皆強調彼此是最重要盟友,承諾未來將會共同抗衡中國影響力,批評中國「人質外交」,拜登說:「人命不是以物易物的籌碼,我們將會共同努力,直至他們安全獲釋。」中國外交部回應,指中國司法不容干涉。
至於美國駐中國大使一職懸空多時,拜登政府仍未公布人選。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表示,拜登政府選擇的駐華大使,會就對華競爭策略上與拜登保持一致。此外,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比昨在記者會上要求中國停止派海警局公務船,駛入尖閣諸島,即是中國所稱的釣魚島周邊海域,並稱美國支持日本在該島的主權。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