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研究引入累進差餉制度,換言之持有較高價值的物業,或被徵收更高百分比的稅率,市場料會減低投資者買樓收租意欲。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表示,目前是合適時機檢視此制度,已要求財庫局及差餉物業估價署檢討制度改善空間,暫未有定論。
政府消息人士指,考慮修訂差餉制度是基於公平原則,例如將交付差餉課稅的責任回歸物業持有人而非物業使用人。累進稅率同樣為基於公平原則,目前正考慮分開等級,租值較大的物業則需要承擔更高稅率;預料將於年內向立法會提出建議。
陳茂波補充,差餉制度自1995年以來未有重大改變;政府正考慮把繳納差餉的主要法律責任,由物業使用人轉移至業主,反映業主須為其物業負上最終責任。
經濟學家、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認為,措施會對市況帶來負面影響,導致樓宇需求減少,形同昨日宣佈加稅後股市隨即暴瀉,反映市場「根本唔鍾意加,啲人咪沽」。他預期,若市場反應很大,屆時樓價會有回落壓力,「不過樓市唔似股市般過度熱炒,而且仍有內地人來港租樓等需求,價格仍具承受力。」
據資料顯示,過往香港差餉最高曾達15%;若以2021-22年度的私人住宅大型單位平均應繳差餉29,292元計,如上調至最高15%,預計每年差餉要多交58,584元至87,876元。